【外國專欄精選——彭博專欄】日本經濟將重新超越中國?
【外國專欄精選——彭博專欄】日本經濟將重新超越中國?

幾年前,宣稱日本復興、中國沒落的說法會被斷然否定。 當時中國看似勢不可擋地走向經濟主導地位,而日本則深陷於無效刺激的泥潭,人口萎縮使其前景黯淡。 這種敘事亟需修正,如今終於出現了另一種說法。 遺憾的是,它也存在著與先前類似的缺陷。

 

當前市場對日本的好感有充分的理由,薪資水準穩定上升,日經 225 指數近期突破了 1980 年代末的高峰,日本央行也準備結束全球範圍內唯一實施負利率的試驗。 即使是人口問題,相較於新加坡、韓國以及中國,日本也顯得較為樂觀。 就像經典的市場過度反應一樣,很少人願意對最近風頭正盛的日本說三道四。

 

人們對好消息的渴望達到了近乎荒謬的程度。 日本央行官員僅僅提議將借貸成本從略低於零提高到接近零的水平,就被稱為「鷹派」。這項可能最早在下週實施的舉措象徵意義濃厚,但距離聯準會或歐洲央行開啟的升息週期仍相差甚遠。

 

是的,通貨緊縮已經過去,通貨膨脹目前徘徊在 2% 的目標附近。但這與美國的情況相比微不足道,美國在 2022 年某一時間點的物價漲幅一度超過 9%。 這類背景資訊鮮少被提及。 日本所面臨的挑戰並未消失,正如在所謂的失去的二十年間,日本經濟也並非完全一蹶不振。

 

中國經濟的困境已經醞釀了一段時間。 早在 2020 年初實施疫情管制措施導致罕見的國內生產毛額下降之前,中國就一直在經歷長期的經濟放緩。 然而,人們曾經一度沉迷於中國所擁有的獨特優勢以及其歷史性的生活水準提高。 這種願景的破滅需要時間。 當去年「無敵的中國」這一概念轟然倒塌時,其勢頭之猛令人震驚。

 

最近一則關於德國和日本數據的軼事揭示了當前的情緒。 當東京首次公佈 2023 年第四季的 GDP 數據時,不僅顯示日本陷入衰退,還意味著其在世界經濟體中的排名已落後於德國,位居第三。 這項變化在許多新聞報導中僅被稍微提及,或許是因為目前沒有人對歐洲這個商業強國的前景感到興奮。 德國近期經濟成長停滯不前。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2010 年中國超越日本成為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時所引發的轟動。 這一轉變被視為推動中國向前發展的不可逆轉的力量的頂點。 似乎美國失去這個頭銜只是時間問題,然而,問題正在醞釀,彭博社在報導日本被超越時,哈佛大學教授肯尼斯·羅格夫 (Kenneth Rogoff) 就預言性地警告了中國房地產市場崩潰的可能性。 通貨緊縮困擾著中國。

 

當前的情緒是否誇大了中國弱點,忽略了其表現良好之處? 今年中國經濟成長率預計仍將超過 4%,出口表現良好,並且正成為清潔技術領域的重要力量。 這就是敘事的美妙之處 - 也是其缺點所在。 它們傾向於過度簡化複雜問題,忽略細微差別,並可能失去其效用。

 

諾貝爾獎得主羅伯特·席勒(Robert Shiller) 在其著作《故事經濟學:比數字更有感染力,驅動和改寫經濟事件的耳語、瘋傳、腦補、恐懼》中指出,一些令人信服的經濟敘事會「以一種神秘的方式且毫無明顯原因地出現」。 他舉例說,西方在雷曼兄弟倒閉後實施的超低利率政策意味著長期低迷即將到來,類似於日本在 90 年代的經歷。

 

席勒寫道:「日本『失去的二十年』的故事只是一個例子,僅僅是一個觀察,因此在統計學上毫無意義,但它卻足以在全球範圍內重新點燃’大蕭條’的 敘事,並引發了人們對’長期停滯’的嚴重擔憂。”

 

想法可以出現、消失,然後再出現。 如果當前日本經濟的亮點只是另一個虛假曙光,那麼人們對它的狂熱可能會消退。中國可能只是正在經歷影響每個大型經濟體的經濟週期。 北京的決策者並非是第一個與過低的通貨膨脹或房地產低迷作鬥爭的人,也不會是最後一個。 還記得 21 世紀初人們自信地宣稱美元主導地位的時代即將結束嗎? 美元仍然穩穩地坐在其寶座上。

 

因此,讓我們對懷疑主義保持開放。 現在,印度被廣泛宣稱為新的熱門話題,是作為後起之秀的中國經濟的替代者。 這種敘事會出什麼問題? 重複足夠多次,它可能會成真。 直到下一個出現。

發佈時間: 2024年03月15日 20:12
關於我們 | 加入我們 | 隱私權聲明 | 免責聲明 | 錯誤回報/意見提供
電郵: hongkongmatters.info@gmail.com

Copyright © 2022 香港元宇宙.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