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專欄精選——金融時報專欄】習近平是否在扼殺前輩們的努力?
【外國專欄精選——金融時報專欄】習近平是否在扼殺前輩們的努力?

中國的經濟未來會如何? 這個問題引發許多具體議題,例如中國持續的宏觀經濟失衡、人口減少的威脅,以及與外部世界重要地區,尤其是與美國關係的惡化。 但潛藏在所有這些問題之下的是更深的問題:「共產資本主義」 - 鄧小平看似自相矛盾的發明 - 是否正在習近平的領導下不可避免地消逝? 中國的政權會像蘇聯一樣僵化,最終走向崩潰嗎?

 

去年我的一系列專欄文章討論了一些這些問題。 上週,自 2019 年以來我首次返回北京和上海進行為期一周的訪問後,我重新審視了中國的結構性宏觀經濟挑戰,並對全球失衡可能再次出現表示擔憂。 本週,我打算討論更重要的問題:習近平思想是否正在扼殺鄧小平改革開放政策?

 

我最近在北京會晤的一些消息人士對此感到非常悲觀,尤其對私部門的前景。 但這些問題最終會得到解決嗎?

 

哈佛大學培訓的經濟學教授、清華大學的李稻葵 (David Daokui Li) 最近出版的著作《中國的世界觀》 (China’s World View) 讓我們更深入了解這個問題。 所有關注中國的人,無論是鷹派或鴿派,都應該仔細閱讀李教授的這本寶貴著作。

 

書中也許最令人震驚的觀察是,「從 1780 年到 1840 年,即中國近代史的開端,人均收入一直在下降。 」中國古代陷入了馬爾薩斯陷阱。 這個情況比已故的安格斯·麥迪森 (Angus Maddison) 著作中所描繪的還要糟糕。 即使在 1840 年之後,這種嚴峻的現實也沒有太大改善。 只有在鄧小平的「改革開放」之後才改變。

 

透過釋放民營經濟、依賴市場力量並融入世界經濟,鄧小平創造了實現非凡轉型的條件。 然而,他也在 1989 年透過鎮壓天安門廣場的民主訴求,加強了共產黨控制權。 他創造了一種新的政治經濟體:今天的中國就是結果。

 

這種模式能持續嗎? 李教授的書對此給了明確的肯定答案。 從本質上說,他認為中國政治體制不應被視為蘇聯模式,而應被視為一種現代化的中國傳統帝制國家形式。 這個政體是家長式的。它需要對人民負責,但不必向人民問責,除非出現一種基本情況:如果它失去民眾支持,它將被推翻。它的職責是提供穩定和繁榮。但同時,它不會試圖從中央掌控一切。這樣做對如此遼闊的國家來說是瘋狂的,因此它會權力下放至地方層級。

 

從這個角度來看,習近平政權並不代表放棄鄧小平時代的目標,而是試圖糾正其過度依賴「高速」資本主義所造成的一些問題,例如普遍存在的腐敗、日益擴大的貧富差距和環境破壞。 這些問題也包括新興富豪,例如阿里巴巴的馬雲。 中國當局和西方國家一樣,也對平台壟斷和金融的不穩定性感到擔憂。 李教授強調,經濟發展仍是根本目標。 只不過現在還有其他目標,例如加強黨控制、社會福利、文化發展和環境保護。

 

鄧小平時代確實遺留了許多挑戰。部分原因在於胡錦濤和溫家寶時代相對被動的領導。 但很大程度上是由於依賴行政裁量的市場經濟所固有的腐敗傾向。 然而,習近平傾向於權力集中,它可能會導致決策癱瘓或過度反應,未能及時擺脫對房地產的依賴就是一個例子,未能及時放鬆疫情封鎖措施就是另一個例子。 管理一個以政治驅動、擁有多重目標的經濟體比單純追求成長的經濟體困難得多。習近平的強勢政策也惡化了與西方決策者之間的關係。

 

因此,將當前情勢視為主要是在應對鄧小平時代遺留的難題,同時也是在應對一個更複雜的全球環境,這完全是可能的。 也可以說,習近平重申黨控制權完全合理。 轉向獨立的法律制度、根深蒂固的產權和更民主的政治制度的替代方案風險太大。 在一個像中國這樣規模和發展水平的國家,它可能會導致混亂。 即使它可能殺死正在產金的經濟之鵝,習近平的保守派替代方案即使它可能殺死正在產金的經濟之鵝,習近平的保守派替代方案看起來也要安全得多。

 

在考慮中國的未來時,不應該主要關註一系列明顯的問題 - 房價下跌、債務過剩、儲蓄過剩、人口老化和西方敵意。 即使困難重重,擁有中國的人力資源和成長潛力的國家也能應付這些問題。

 

更大的問題是,在習近平的中央集權、謹慎和保守時代,鄧小平從停滯到爆炸性增長的轉變是否注定會逆轉回停滯。 如果人們開始相信最近過去的活力已經一去不復返,那麼就會出現失望的希望導致的螺旋式下降的風險。 但 14 億人想要過更好生活的動力是極其強大的。 會允許任何事情阻止它嗎? 我的答案是,仍然是「不」。

發佈時間: 2024年03月14日 00:57
關於我們 | 加入我們 | 隱私權聲明 | 免責聲明 | 錯誤回報/意見提供
電郵: hongkongmatters.info@gmail.com

Copyright © 2022 香港元宇宙.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