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專欄精選——華爾街日報專欄】中國經濟處於十字路口 習近平面臨的艱難選擇
【外國專欄精選——華爾街日報專欄】中國經濟處於十字路口 習近平面臨的艱難選擇

2024年是重要的一年,不僅因為全球範圍內的一系列選舉,還因為中國經濟的變化。這引發了兩個關鍵問題:首先,是什麼促使習近平堅定地帶領中國進入經濟動盪中?其次,他能在接下來的12個月保持這種決心嗎?

        

中國經濟的惡化情況是眾所周知的。北京引發的房地產市場放緩和疫情期間嚴厲的「零疫情」政策都對其造成了沉重打擊。中國的COVID-19封鎖措施(以及疫情對全球經濟的影響)打破了許多經中國出口產業的供應鏈。這個經驗,加上圍繞台灣的地緣政治顧慮,正促使越來越多的外國企業重新考慮與中國的貿易聯繫。北京也是美國和歐洲政策失誤的受害者,後疫情時期的通脹以及糟糕的稅收和監管措施壓制了原本會滿足中國工廠需求的訂單。

        

自2020年8月開始,北京對房地產行業的信貸進行了打壓,這是糾正金融體系和主流經濟嚴重失衡的必要步驟,但也是一個痛苦且危險的過程。房地產價格暴跌,大型開發商破產,建設經常陷入停滯。這不僅給銀行帶來壓力,還對中國龐大而晦澀的替代貨幣系統造成壓力,並為許多支持大型房地產投資基金的地方政府創造了流動性和償付能力的挑戰。

       

雖然這些造成中國經濟動盪的原因都是公開的,但其發生的原因仍然相對不明朗。北京行為的解釋是,政府正在接受一個長期以來甚至在共產黨內部某些角落都明白的現實:依賴固定資產投資的發展模式在經濟和政治上都是不穩定的,無法促進持續的長期經濟增長,也無法向中國社會各部分分配機會和共同富裕。打破房地產對經濟的控制對於激發中國需要的更多創業活動是必要的。

        

更令人擔憂的解釋是,習近平正試圖在經歷了一段時間的改革擴大私營經濟後,將權力重新集中在國家手中。過去幾年也見證了政府對由私營企業主導的各種行業進行打壓,並且值得注意的是,房地產打壓的顯著後果是將失敗的私營開發商資產轉移到國有企業手中。

        

這些兩個目標是不相容的,但許多北京的宣言都可以與任何一種故事相符。例如,當北京宣布將來幾年接受更慢的國內生產總值增長時,中國的樂觀派傾向於相信習近平和他的幕僚希望鼓勵更平衡、質量更高的增長,這些增長是由市場改革推動的。北京同樣可能在承認,由國家主導的經濟可能不會像以前那樣的創業經濟增長得那麼快,並且它願意為了更緊密的政治控制而付出這個代價。

       

同樣地,習近平關於房地產動盪的指導原則“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可能是一個健康的主張,北京希望一個經濟體在其中家庭從事有生產力的金融投資,而不是積累財產。但它也可能一直意味著,共產黨對非國有資產增加感到不安,尤其是由私營開發商驅動的活動。

       

北京很少糾結於透明度,這最近在上個月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得到了證明,該會議為黨規劃了每年的議程。2024年的計劃是“堅持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動”,這可能意味著任何事情或者什麼都沒有,並且再次可以與任何人想要講述的有關習近平意圖的故事相一致。

     

也許到目前為止,習近平的動機並不那麼重要,因為結果是一樣的。期待他們今年變得更重要,因為問題變成了北京是否會維持現有方針。

         

房地產打壓帶來的經濟影響和全球貿易持續轉變的後果只會變得更加尖銳,這意味著事件更有可能考驗習近平繼續的決心。他將如何回應?換句話說,他會容忍這樣的動盪來實現有意義的經濟改革,還是僅僅為了更加牢固的權力?

發佈時間: 2024年01月05日 21:03
關於我們 | 加入我們 | 隱私權聲明 | 免責聲明 | 錯誤回報/意見提供
電郵: hongkongmatters.info@gmail.com

Copyright © 2022 香港元宇宙.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