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台灣《中央社》22號報導,中國獨立媒體人、著名著作《長安十日》作者 江雪 近日表示,在「六四事件、鄧小平南巡談話」後,公民社會環境開放,曾一度養成新聞業嘅「媒體獨立性」,民眾生活深切關心嘅議題得以「被睇見、被回應」;但現時已冇嗰樣嘅「黃金年代」。
台灣清華大學當代中國研究中心22號邀請中國獨立媒體人、《長安十日》作者 江雪 在線上演說,其講題為:由「改變中國」嘅幻滅至獨立記錄嘅可能 - 我所經歷嘅新聞業變遷。江雪從業20幾年,佢在演說中分享個人對於中國媒體環境「日漸緊縮」嘅深切觀察。
江雪表示,在後毛澤東時代,西方新聞專業主義一度在中國萌芽,包括「客觀報導、公共利益、調查新聞」等要件,公民社會亦跟隨著有所發展,嗰段時間可視作短暫嘅「體制寬鬆期」,亦係媒體嘅一段黃金年代;儘管後來好快就「被摧毀、被翻覆」。
江雪強調,所謂嘅黃金年代並非真係「黃金年代」,因為中國媒體有黨控制住,不過在嗰個時期,媒體仲有同「機構、體制」博弈嘅「力量、力氣」;但近10年,大家都放棄咗,不再去同「體制」博弈,除咗鬥唔過體制之外,更有「黨媒姓黨」嘅無形力量於其中。
江雪在1998年踏入新聞業,1989年嘅六四事件係佢選擇新聞工作嘅啟蒙點。江雪提到,1995年係中國媒體業嘅關鍵年分,受六四民運、鄧小平南巡談話影響,中國對於改革開放嘅追求,帶動咗社會各領域鬆動,媒體亦因此有咗市場化嘅發展。
佢表示,為咗滿足改革開放嘅各領域需求,新聞界開始發展出「都市報」呢種有別於「黨報」為黨喉舌嘅報媒;儘管「都市報」仍需歸於黨報轄下,不過由於採行市場化運作,可真正關切到民眾在乎嘅議題。而《華西都市報》就係中國第一份都市報,在1995年成立、運作。
江雪提到,各省都市報嘅發行,加上2000年前後網路興起,媒體對公共議題嘅關切,成為維權小老百姓同政府協商嘅「籌碼」,亦可話係催促司法單位進步嘅重要推力,「孫志剛事件、聶樹斌冤案」就係新聞專業主義在中國發展嘅具體案例。
江雪指出,本世紀初在中國存在嘅媒體,基本上係掌握在泛自由派嘅讀書人手上,嗰陣時嘅媒體可引領社會議題、聚焦公民權利、鼓吹法治,甚至有官媒見到市場化媒體嘅倡議議題,亦會同時跟進加入討論,進而對議題做出影響。
不過 江雪同時坦言,在嗰個時期,審查、控制依然高懸在頭上。佢以2004年《南方都市報》被整肅,對比2013年《南方》週末新年獻詞事件,突出中國媒體業嘅10年轉捩。以往官方若覺得內容有問題,會在刊出後先處罰,但新年獻詞嗰次係被要求「事先審查」並竄改。
江雪續指,至2015年長江客輪翻沉事件,對媒體界更加係「斷崖式」打擊,當年有數百名乘客命喪長江,但官方禁止媒體前往災難現場採訪;相較2008年嘅汶川大地震,媒體衝往第一線先不過幾年時間,中國已變成「大事發生時媒體就會被消失」。
江雪感嘆,在中國冇法建立對歷史嘅「真正感知」,反觀台灣社會對228事件等歷史,不只有豐富討論,書店甚至可見成排書架嘅書,對事件做詳盡闡述。
而中共則採取系統性扼殺、抹除記憶。過去影響每一個中國人嘅「大事」,在改開前幾年「體制寬鬆期」依然可見、可討論,即使數量唔多、頻率唔高,都未被消除;而家則係系統性下架、銷毀、禁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