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媒踢爆「中芯」設備慘況!8成晶片有缺陷!

根據台灣《自由時報》28號報導,有中資官方等背景嘅「華為」,過去宣稱要用「昇騰910B」取代「輝達」嘅AI晶片「A100」。近日有韓媒揭露指「昇騰910B」晶片由「中芯」代工,量產已有6個月時間,至今仍有8成晶片有缺陷,良率僅2成。

 

更慘嘅係後頭,「中芯」原預計「昇騰910B」年產量應達到50萬片,但因美國加強出口管制,生產設備嘅零件供應受阻,直接導致設備故障事件頻發,亦因為機器無法維修,生產目標遠不如預期。

 

《朝鮮日報》在當日以「中國AI晶片自尊心」為標題,踢爆中國華為AI晶片嘅慘況。報導指出,由華為開發嘅AI晶片,原希望對外展示中國突破美國科技封鎖,未料在擴大產能方面遇阻力。

 

儘管華為第二代AI晶片「昇騰910B」,正在逐漸取代在中國市占超過90%嘅輝達AI晶片,華為更聲稱「昇騰910B」廣受中國企業青睞。不過礙於良率低下,設備頻頻故障,產能大受限制。

 

業界透露,華為「昇騰910B」嘅良率,仍停留在20%,呢款由中芯代工6個幾月嘅晶片,至今日為止,5個晶片仍有4個出現缺陷。加上生產設備嘅零件供應,受制於美國加強出口限制,產量遠遠落後目標。

 

專業IT媒體《The Information》稱,因為設備接連故障,生產計劃出現狀況。華為、中芯難以迅速更換故障設備之零件,再加上美國制裁,中芯更加無法引入新設備,唯有改造低效能DUV曝光機,取代尖端EUV曝光機,藉以生產7奈米晶片。

 

根據ASML早前解釋,7奈米製程若使用EUV曝光機,只需9道工序就可完成晶片曝光。如果改用DUV設備就需要34道工序,而工序越多,生產成本越高,良率亦越低,設備故障次數會更加頻繁。由於設備商被禁止為中國境內提供維修服務,致中芯在獲取設備零件方面「吃盡苦頭」。

 

業界人士表示,在缺少維護工程師、美國禁令未鬆綁之前,設備商難以向中國提供設備維修服務,中芯想維繫7奈米生產線、擴大AI晶片產能,簡直係痴人說夢。業界並認為,華為計劃在9月推出升級版「昇騰910C」,甚至宣稱要使用5奈米製程,恐將再次遭遇重創。

 

韓媒報導總結指出,儘管中方意圖透過增加「昇騰910B」嘅產量,企圖取代「輝達」並宣告自己突破「掐脖子狀態」實踐技術自主,中國並不斷推進數據中心之擴建,來增加華為AI晶片之需求。然而,在美國嘅科技技術制裁之下,中國離晶片自主嘅夢想將越行越遠。

發佈時間: 2024年06月28日 17:00
關於我們 | 加入我們 | 隱私權聲明 | 免責聲明 | 錯誤回報/意見提供
電郵: hongkongmatters.info@gmail.com

Copyright © 2022 香港元宇宙.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