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商務部14日拋出震撼彈,宣布依據《1962年貿易擴張法》第232條,對進口半導體、半導體製造設備及藥品展開國家安全貿易調查!此舉被外界解讀為對中國等國的又一波貿易重拳,不僅可能為加徵新關稅鋪路,更恐讓本已緊繃的全球供應鏈雪上加霜。從晶片到藥丸,這場調查會如何撼動全球經濟?專家直呼:「這是一場高風險的賭局!」
###
貿易戰升級,半導體與藥品成焦點
美國商務部此次調查鎖定半導體及相關製造設備,以及藥品、藥物成分與成品,理由是這些產品對國家安全至關重要。根據《彭博資訊》,調查自4月1日起展開,商務部長需在270天內提交報告,但白宮已暗示可能加速完成,關稅措施或將火速上路!《聯合新聞網》報導,川普總統長期主張,美國對外過度依賴半導體與藥品生產構成國安風險,必須透過關稅重振本土製造業。
這波調查可不是空穴來風!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接受《美國廣播公司(ABC)》訪問時透露,半導體關稅將涵蓋智慧型手機、電腦等電子設備,預計一兩個月內實施。他霸氣放話:「我們要讓這些產品回美國製造!」這樣的強硬態度,讓人不禁聯想:這會不會是中美貿易戰的下一波高潮?
###
全球供應鏈拉警報,專家怎麼看?
這場調查的影響有多大?答案是:超乎想像!《紐約時報中文網》指出,新關稅恐衝擊全球最大藥廠如默沙東(Merck & Co.)與禮來(Eli Lilly & Co.),這些企業的全球生產據點將面臨供應鏈斷裂與成本飆升的雙重壓力。半導體方面,台積電等亞洲龍頭也難置身事外,供應鏈重組的壓力如影隨形。
知名經濟學家、哥倫比亞大學教授約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 Stiglitz)直言:「美國這波操作看似保護國安,實則可能推高消費品價格,重創美國民眾的荷包!」他警告,關稅引發的連鎖效應,可能讓通貨膨脹再起,進一步拖累經濟復甦。
台積電前技術長、現任科技顧問的陳建邦也表達憂慮,他在接受《工商時報》專訪時表示:「全球半導體供應鏈高度整合,美國若單方面加徵關稅,恐導致晶片短缺惡化,連帶影響汽車、家電等產業。」他強調,供應鏈的穩定需要國際合作,而非單邊主義。
藥廠急踩油門,美國投資熱潮來了?
###
為了應對潛在關稅風險,藥廠已開始未雨綢繆。《中央社》報導,瑞士藥廠諾華(Novartis AG)宣布未來5年將在美國投資230億美元,緊跟禮來、默沙東等巨頭的腳步。這樣的投資熱潮看似為美國製造業注入強心針,但背後卻藏著隱憂:成本上升是否會轉嫁給消費者?藥價飆漲會不會成為美國民眾的新噩夢?
國際貿易中心專家瑪莉亞·索托(Maria Soto)在《財經新聞》上分析:「關稅戰對開發中國家的衝擊尤為嚴重,可能引發供應鏈斷裂,甚至導致某些藥品短缺。」她呼籲,各國應加強合作,避免貿易戰升級為全球經濟危機。
###
後續怎麼走?全球屏息以待
這場國安調查的結果,將直接影響全球半導體與藥品市場的未來走向。美國會否真的對晶片與藥品祭出重稅?中國又將如何反擊?《關鍵評論網》指出,中國已對美國祭出125%的高關稅作為報復,雙方博弈越發白熱化。與此同時,台灣、韓國等盟友的供應鏈角色也備受考驗,究竟是「安全紅利」還是「經濟衝擊」,答案即將揭曉!
美國這一步棋,究竟是保護國安的必要之舉,還是引爆全球供應鏈危機的危險賭局?全球企業與消費者都在屏息以待,而這場貿易風暴的後續效應,恐怕才剛開始發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