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台灣陸媒《聯合報》18號報導指,尋日4月17號晚,當所謂蔣家後代、未來有望爭奪台灣大位嘅象徵人物、台北市長 蔣萬安出現在北檢外,並以藍營共主之姿投出「倒閣」呢粒曲球,並加註「今晚行為,我承擔」。
此動作一出,有幾名深諳藍營政黨內部水土嘅政治人物,異口同聲話「蔣萬安有啲唔一樣啦」,並指過去被戲稱為「乖寶寶」嘅蔣萬安,不再係溫室內謹小慎微嘅嗰個人,隱約可睇見當年台北市長 馬英九嘅影。
重點係,蔣萬安政治身段變咗或未變,其個人同其團隊怎麼嘅諗法並不重要,而係佢嘅動作後續在藍營內部嘅「政治解讀」點樣持續發酵,蔣萬安究竟係咪帶領藍軍重返執政嘅「天選之人」?
對陷入被大罷免泥沼嘅藍委來講,蔣萬安率先赴北檢聲援,佢哋個個「有感」,姑且不論 蔣萬安而家非國民黨主席、亦非立法院多數黨領袖、更非有解散國會權力嘅總統,單就 蔣萬安夠膽企在街頭聲援,藍軍嘅民意代表可謂「點滴在心頭」。
而對於國民黨主席 朱立倫來講,蔣萬安嘅聲援係 百分之百政治動作,朱立倫嘅處境「尷不尷尬」。尷尬嘅係,藍營自然會開始思考 蔣萬安此舉所為何來?係為黨主席大位?或佢有「吾可取而代之」嘅念頭?朱營甚會諗得更遠:一旦「朱蔣」行到君子之爭局面,勝算又有幾多?
話不尷尬,其實亦好簡單,就一句話:一念之間,2022、2024兩次選舉,朱先後達成「地方包圍中央、奪返國會最大黨」兩項不凡成就,換言之,朱在國民黨嘅歷史評價及地位已寫在黨史上,傳承交棒全在其一念之間,身段優雅氣度漂亮,一啲都不複雜。
最後,對台中市長 盧秀燕來講,蔣萬安嘅動作會否起到分水嶺作用?藍營都知,盧秀燕具角逐大位嘅政治實力,而更重要嘅就係,其台中市長一職「做滿做好」,不僅名正言順、水到渠成,其個人亦有承擔意願。
而事實上,為提高勝選機率,自前總統 馬英九到前立法院長 王金平,兩人都傾向「總統候選人及黨主席」必需係同一人嘅主張,不可再次出現「雙頭馬車」,2024總統敗選就係國黨最難以直視失敗臉孔嘅一面銅鏡。
但 盧秀燕對於選不選黨主席,至今仍然撲朔迷離,盧秀燕陣營目前亦舉棋不定,想選或唔想選嘅聲音都傳出過,盧本人亦尚未展示出「捨我其誰」嘅態度,藍軍陷入一攤黨冇願景嘅死水。
蔣萬安嘅動作會否俾 盧秀燕注入新思維?或係維持目前「求合求圓求融」在藍營續打安全牌嘅路線,係今次外界好奇想睇嘅看點。
「街頭蔣萬安」是否志在黨主席,為2028鋪路?政局係滾動式變動,目前好難斷論,蔣萬安幕僚嘅講法外界亦無法盡信,但可以確定嘅就係,「街頭蔣萬安」勢將在藍營帶來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