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斷纜船改名又襲台!台灣戒備

根據台灣《公視新聞》17號報導,中國權宜輪「宏泰貨輪」涉嫌拖斷台澎第3海纜,日前遭台灣起訴,一隻蒙古籍貨輪「長順輪」改名「先鋒輪」,近日被發現出沒在枋山海纜區,行跡可疑。

 

海委會主委 管碧玲對此表示,自海纜嘅預警到取締,海巡已建立程序會全力防守,同時亦認為並建議要修改《電業法》、《船舶法》、《電信管理法》加強海巡執法力道。

 

台海不平靜,蒙古籍貨輪「長順輪」今年2月被發現出沒在枋山海纜區,行跡可疑,而長順輪後竟然改名「先鋒輪」,在3月返港維修,近日又再次徘徊在枋山海纜區,台灣海巡高度警戒。

 

不過,台灣有關規定允許外籍船隻進港維修,但其「徘徊」目的卻可能影響台灣各地嘅海纜,台灣海委會主委 管碧玲17號強調,海巡署將全力防守。

 

海洋委員會主委 管碧玲表示,自預警方面嘅事前監督,直至中間嘅取締,整個程序現在跨部會都已建立起來,我哋會全力防守。

 

據台灣數位發展部統計,台灣自2021年起出現30幾宗海底電纜遭破壞事件,次數頻繁。管碧玲表示,海纜有自然斷裂亦有漁船破壞,包含被起訴嘅中國權宜輪「宏泰輪」,涉嫌拖斷台澎第3海纜。

 

管碧玲坦言,海巡在前線執法遇困難,需跨部會合作,目前朝向修訂《電業法》、《電信管理法》、《船舶法》。海洋委員會副主委 張忠龍說明,港口管理先廣播,如果唔得,署方會派船去做相關驅離。

 

管碧玲指,《電信管理法》目前未有海纜斷纜船呢個條款,確實係可以修法,目前只有刑責,但是船隻沒入、罰金等有關處分罰則,建議可以來修。

 

管碧玲透露,有好多船隻使用2套以上嘅「AIS自動識別系統」,當中亦有台灣漁船使用中國海警船使用嘅「AIS」以便捕魚,目前正同交通航管部建立有關機制。

 

管碧玲提到,確實有查獲台灣漁船掛中國船舶假名,在中國海域捕魚,對佢哋來講或者覺得比較方便。我哋會繼續去修《船舶法》,先會有罰則。

 

至於國防部全面清查,有62名官兵領有中國居住證,管碧玲表示有3名海巡隊員被查出領有中國居住證,不過係在招募前取得,目前皆已註銷,3人同未有接觸機敏業務。

發佈時間: 2025年04月18日 14:54
關於我們 | 加入我們 | 隱私權聲明 | 免責聲明 | 錯誤回報/意見提供
電郵: hongkongmatters.info@gmail.com

Copyright © 2022 香港元宇宙.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