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台灣《中央社》8號報導,美國 特朗普政府「對等關稅」稅率計算公式似乎出現代入錯誤,美國企業研究所(AEI)研究員重新計算後發現,實際稅率僅為公布數嘅大約四分一,因此日本嘅關稅率不應為24%、台灣嘅關稅率不應為32%,都應適用10%。
《日本經濟新聞》報導指出,「美國企業研究所」在4號發布分析指,據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公布嘅關稅稅率計算公式,分子為「出口額減去進口額」,即係貿易逆差金額,分母為兩個係數及進口金額嘅相乘積。
問題出自分母使用嘅係數,第一個係數為「關稅對進口價格的變動數值」,USTR將其設定成0.25,第二個係數為「進口需求對價格嘅彈性值」,該係數被設定為4。
不過,0.25及4相乘變成1,使得整個關稅稅率計算公式實際上變成「貿易逆差」除「進口金額」。美國政府再將結果除2,就變成2號對各國公布嘅關稅率。AEI研究員指,第一個係數應代入數並非0.25,而係0.945。美國政府並錯誤使用「關稅對零售價嘅彈性值」代入計算,而非進口價嘅變動值。
據重新計算過嘅關稅率,日、台、中、韓、歐都應適用10%,越南12.2%、寮國12.7%、柬埔寨13.0%、賴索托13.2%。特朗普政府公布嘅數字卻係 賴索托50%、柬埔寨49%、寮國48%、越南46%、中國34%、台灣32%、韓國25%、日本24%、歐盟20%。
特朗普政府為解釋所使用嘅進口價格彈性值,引述一篇論文,結果該論文嘅共同作者同話 特朗普政府「完全搞錯咗」。芝加哥大學布斯商學院經濟學家 尼曼(Brent Neiman)投書《紐約時報》表示,上週總統展示嗰張巨大圖表時,我就心諗「天啊!啲數點可能咁高?」。
而其團隊在計算對等關稅時,引用嘅就係 尼曼及另3名經濟學家在2021年共同發表嘅一篇關於關稅嘅論文。尼曼同AEI 嘅分析一致,認為實際稅率應係美國政府公布嘅約四分一。佢表示,我認為佢哋在我哋嘅研究中抓錯數。就我嘅研究,我會代入嘅係數係政府使用條數嘅4倍,因此,佢哋計出嘅逆差較實際情況高4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