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台灣陸資紅媒《旺報》20號報導,中國內部「個資買賣產業鏈」猖狂發展,只要有名,就可查出對家「手機號、身份證號、家庭地址」,甚至其名下財產資訊都可查。隨著近日「百度」副總 謝廣軍個囡陷入「開盒」爭議,多間中媒追查後發現,今次未成年人「開盒」事件背後,實際暗藏嘅係一條巨大嘅「私隱販售黑鏈」。
網路黑話「開盒」亦可稱「人肉開盒」,意指通過非法手段搜集他人隱私資訊,並將資訊公開在網上,引導網民進行肉搜網暴。該行為往往會對受害者造成巨大精神壓力及傷害。「百度」在19號就「謝廣軍囡囡開盒事件」發佈聲明,當中強調,開盒資訊非源自百度,而係來自海外社工庫。
先唔論「百度」撇清責任嘅聲明「真實與否」,不過其所謂嘅「社工庫」究竟係乜?「社工庫」全稱「社會工程學資料庫」,係駭客通過攻擊網、欺詐用戶等手段,獲取大量個人隱私資料,再整合分析、集中歸檔所形成嘅資料庫。進而產生透過「社工庫」等不法管道獲取私人資訊,再經網上售賣牟利嘅「黑色產業鏈」。
據《藍鯨新聞》報導,透過登錄一間名為「巨人社工庫」嘅交易平台可發現,該平台營運數據顯示,每月活躍用戶量已突破18萬,甚至有公示價目表顯示,個人戶籍1日出單、查詢價格80蚊人紙;婚姻記錄1至3日出單、查詢價350蚊;外賣記錄1日出單、查詢價750蚊;人身軌跡2至7日出單、查詢價5000蚊;微信好友提取7日出單、查詢價9700蚊等細節。
該平台甚至有智慧化查詢系統,使用者只需輸入姓名等資訊,就可查詢各種想要嘅隱私資訊。只要願意付費,使用者輸入嘅資訊越詳細,輸出嘅隱私越精確。呢類商家通常在網上偽裝成普通用戶,通過發帖形式吸引買家。
其中有賣家表示,查名下車800蚊,查房產1700蚊,查銀行卡餘額800蚊,查開房記錄9000蚊,查詢時間跨度可達5年。事實上,非法利用社工庫開盒嘅個案「並不少見」。《央視》報導指出,今年1月杭州警方破獲一宗非法獲取個資,在網上「開盒」2000幾位網紅個資、散佈境外對話群中,再通過接廣告、付費調查等方式,獲利幾十萬嘅犯罪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