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台灣《中央社》19號報導,中共總書記 習近平強調要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後,「表態支持」已成為全民運動。中國多個官媒同時開設「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專欄,講述「新時代、新征程民營經濟健康發展故事」。
習近平於今年2月17號出席「民營企業座談會」時,向在場企業家信心喊話,強調「對民營經濟發展基本方針政策,已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體系」,並稱「廣大民企、民營企業家大顯身手正當其時」。會後官媒紛附和,強調中國經濟前景佳,經濟大省更接連宣布,將制定方針支持民企。
中媒《澎湃新聞》等多間官媒,19號同步開設「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專欄,將用以講述「新時代、新征程民營經濟健康發展、高品質發展的故事」,同時激勵廣大民企、民營企業家「胸懷報國志、一心謀發展、守法善經營、先富促共富,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出更新更大嘅貢獻」。
今次開設專欄嘅官媒分別為:《人民日報》、《新華社》每日電訊、中共中央委主辦《光明日報》。《人民日報》專欄稱,市場活力來自人,特別來自於企業家、企業家精神。
報中指,企業家精神係一種「敢於創新、勇於擔當、追求卓越的精神品質」,文並強調,營商環境係培育企業家精神嘅土壤。全中國各地藉「政策支持、資源整合、創新服務」,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新華社》每日電訊就稱,專欄聚焦貫徹落實民企座談會精神,展現各部、各地主動回應民企關切、推動民營經濟發展嘅生動實踐及經驗啟示,為開創民營經濟發展新局面凝聚共識、堅定信心,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創造高品質發展的良好輿論環境。
《光明日報》提及,民營經濟係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嘅生力軍,係高品質發展嘅重要基礎。支持民營經濟儼然係中國當下嘅全民運動,然而被視為係民營企業「定心丸」嘅「民營經濟促進法」,「並未」在日前舉行嘅兩會中通過。
據《美國之音》報導引述中國企業資本聯盟首席經濟學家 黃大衛分析,涉重要經濟政策法案未在兩會通過「十分罕見」,此舉顯示,各方對「是否促進、如何促進」出現重大分歧。造成結果有兩種可能,一係人大代表間分歧大,另一係意識形態強烈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