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戰下「新加坡蒙塵」科技品轉運被盯上

根據台灣《中央社》19號報導,新加坡近日對「輝達晶片遭私運案」展開調查,顯示通暢貿易路徑可間接成為轉運管道。專家話,在確保唔會受非法貨品或受限制晶片轉運情況下,強化監管及維持開放間要拿捏平衡。而關稅戰煙硝起,同影響企業對業務前景嘅預估及徵才規模。

 

美國總統 特朗普(Donald Trump)上任後對多國進行關稅戰,不只干擾既有供應鏈及貿易秩序,仲影響亞洲國家。「巴克萊銀行」(Barclays)經濟專家 孫凡己(Bumki Son)表示,對於大多數小型開放經濟體來講,主要衝擊來自於不確定性。

 

孫凡己分析,過去貿易戰環境同今時不同之處,在於部分小型開放經濟體受惠於產業移轉,但而家美國強調「美國優先」立場,凡係「三星、台積電、SK海力士」等晶片企業擴大在美投資,在呢個時刻,對於呢啲經濟體在產業回流中獲得嘅利益,新國謹慎看待。

 

身為貿易樞紐嘅新加坡,在全球供應鏈中扮演關鍵角色。如果某些國家對晶片等產品實施出口禁令,通暢嘅貿易路徑可能間接成為轉運管道,產品難以排除被運至其他市場。

 

新加坡日前對 輝達(NVIDIA)先進晶片自新加坡經馬來西亞轉運至中國進行調查,當局表示,不會姑息任何試圖利用新加坡規避其他國家出口管制嘅商業行為,並會同夥伴合作依法處理。

 

新加坡國立大學 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Lee Kuan Yew School of Public Policy)資深經濟學者 丘偉賢(Denis Hew)在受訪時表示,新加坡等國開始注意到上述議題,著手強化出口監管作為,不僅透過科技方法進行風險管理,亦可藉由法規制定予以監管。

 

不過,丘偉賢亦表示,新加坡係區域內嘅重要物流及貿易中心,在確保非法貨品或受限晶片「不被藉此轉運」嘅情況下,新國在強化監管及維持開放之間要拿捏平衡點。

 

關稅戰亦牽動企業布局。新加坡學界一份畢業生就業調查顯示,應屆大學畢業生就業率下降,全職就業率降至79.5%,較前年低4.6個百分點。

 

熟悉金融市場嘅新加坡資深媒體人 陳士銘表示,關稅議題為全球經貿形勢注入不確定性,影響企業對業務前景嘅預估,以及企業嘅徵才規模。

 

當地29歲返工族 黃小姐,從事金融科技業相關工作近4年,對過去部分產業徵才規模出現縮減趨勢「有感」,2018、2019年時,電子商務係新國熱門產業,相關公司招募好多員工,疫後熱門產業聚焦綠能科技,近年半導體及AI討論度浮上檯面。

 

黃小姐表示,新加坡仰賴全球貿易,產業政策更迭係必然嘅。當全球貿易體系出現爭端時,企業投資力道趨於保守,各界對於獲利嘅不確定性增加,使招募人才方面同轉向保守。

發佈時間: 2025年03月19日 14:29
關於我們 | 加入我們 | 隱私權聲明 | 免責聲明 | 錯誤回報/意見提供
電郵: hongkongmatters.info@gmail.com

Copyright © 2022 香港元宇宙.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