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台灣《中央社》6號報導,先進晶片廠「台積電」宣布擲千億美元加碼投資美國,為市場投下震撼彈。美國總統 特朗普近日建議,廢除 拜登訂嘅「晶片法案補助」,外界憂台積電恐因此受到衝擊。
有晶片產業專家表示,台積電具有製程技術領先優勢,應可順利將增加嘅成本轉嫁客戶,受影響程度應該可控。不過美企「英特爾」恐係最大嘅受害者,已宣布延遲俄亥俄州廠建廠時程,調整應對。
台積電董事長暨總裁 魏哲家日前在白宮宣布,台積電將對美再投資至少1000億美元,後續美國總統 特朗普提到,建議廢除晶片法案,一連串消息震撼市場,同引發外界猜測台積電恐成美積電。
為穩定市場信心,台灣總統 賴清德當日同啱返台嘅 魏哲家,在總統府內共同舉行記者會,魏哲家親自說明加碼投美原因,並強調,台積電絕非因為補助先去美國,最重要嘅因素係「客戶需求」。對 特朗普建議廢除晶片法案,魏哲家僅提出一項訴求「我哋要求要公平」。
台經院 產經資料庫總監 劉佩真對此表示,台積電原先預計在美國亞利桑那州興建3座晶圓廠,投資金額為650億美元,而美國晶片法案將補助其66億美元,補助金額約占投資金額嘅1成。即使美國中止補助,台積電因具技術領先優勢,可將短少嘅補助款部分轉嫁至客戶,對其影響在可控範圍內。
劉佩真並指出,反觀其他半導體廠較難以轉嫁客戶,如果美國中止補助,台灣半導體矽晶圓廠環球晶,以及「英特爾」(Intel)、「三星」(Samsung)在美國嘅建廠進度,恐會受到影響。
環球晶董事長 徐秀蘭曾表示,目前尚未收到通知要修改條件或中止,美國投資一切仍依計畫進行中,如果有修改條件或中止,會重新估算因應調整,並會持續同美國保持緊密聯繫。
「DIGITIMES」分析師 陳澤嘉表示,英特爾近年積極拓展晶圓代工業務,在先進製程嘅投資相當龐大,目前資金捉襟見肘,其營運高度依賴美國政府補助。根據 拜登時期嘅晶片法案,美國政府將補助英特爾85億美元,係晶圓代工廠中獲得補助金額最多嘅。
陳澤嘉表示,如果美國政府中止補助,英特爾在美國建廠勢必會受到影響,英特爾日前已將俄亥俄州新廠完工時程至少延後5年至2030年,此舉屬於因應美國補助可能中止所做出嘅必要調整。
劉佩真話,特朗普如果推翻日前 拜登政府承諾嘅補助政策,將會對美國吸引企業投資嘅信賴度造成影響,不過 特朗普以關稅措施迫使廠商赴美國投資,仍可達到某程度美國半導體在地製造嘅目標,情況仍待進一步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