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台灣《中央社》5號報導,中國國家統計局近日發布統計公報,當中涵蓋中國2024年度統計數據,有專家對今次數據真實性提出質疑,並分析數據指中國目前「國退民亦退」,面臨「外資減少、投資減少、貧富差距擴大」等問題。
中國國家統計局在2月28號發布「202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內容包括「農業、工業、貿易、投資、對外經濟、消費、科研、文化旅遊、環境資源」等12個領域,匯總中國2024年度各項統計數據。
《美國之音》在4號報導指,有專家對數據嘅真實性提出質疑。旅美時評人 唐靖遠指,當局指舊年GDP成長5%「精準達標」,不過統計顯示,房產開發投資降10.6%,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降3.3%,外商及港澳台投資企業利潤降1.7%,礦業利潤降10%。
此外,目前中國失業率高達5.1%,疊加人口減少139萬人。唐靖遠話,過去使中國經濟保持高成長嘅各項因素「全部明顯下降」,難以想像在咁樣嘅基礎上,中國經濟依然可以保有高達5%嘅成長率。
在對外經濟部分,報導引述「中華經濟研究院」第一研究所研究員 王國臣表示,公報顯示實際使用外資為人民幣8263億元,年減27.1%,已連續兩年負成長,如果再對照中國外匯管理局嘅國際收支平衡表(BOP),將流入減流出淨額,可發現大量外資自中國內部撤離,但年度公報只統計流入,冇呈現流出真實情況。
而公報又指出,舊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52萬億元,年增3.1%,主要仍以鐵公路、電力設備為主。王國臣分析,增長嘅3.1%基本上係靠國企支撐,大概占3%,而民企係負成長,外資同係負成長,因此,即使大家都講「國進民退」,但事實上「國也退、民也退」,意味著中國國企雖不得不頂住大局,但其力道同節節敗退緊。
報導又指,作為中國經濟成長重要引擎之一嘅房地產投資,公報顯示,中國全年房地產開發投資達10萬億元,年減10.6%,較前一年下降9.6%或更多。
對此,台灣「成功大學」政治系教授 洪敬富指,中國官方數據已呈現住宅需求依然疲乏,個人按揭貸款較前年降27.9%,代表民間購房意願仍低。在樓市低迷,各領域大規模裁員降薪嘅情況下,中國經濟將難以持續發展。
報導指,值得注意嘅係,公報中「財政金融」項目顯示,舊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1萬億元,增長1.3%,但支出為2.8萬億元,增長3.6%,顯示政府財政壓力呈現上升趨勢。
在「居民收入消費及社會保障」項目,舊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4萬1314元,年增5.3%,但城鄉比為2.34。成大教授 洪敬富指,恐怕某種程度上數據已打臉所謂共同富裕,該目標並未真正實現,特別係疫情3年後「大面積返貧」,城鄉收入差距持續擴大中。
時評家 唐靖遠對此分析指,雖然官方報告聲稱舊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較舊年增長5.3%,但實際生活中可見,由國企至民企,包括公務員等一般基層,都出現了大範圍降薪裁員。
唐生認為,呢種矛盾現象嘅背後,好大可能就係說明中國社會兩極分化仍繼續加劇,人均收入增加,實際上係極少數權貴富豪嘅財富得到膨脹,而絕大部分民眾在被迫躺平中「節衣縮食」。
洪敬富教授並提到,公報強調「新質生產力」,一方面突出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增長8.9%,但其中實際使用嘅外資卻下降達32.3%,意味著中國唯有更積極搞科技自主創新,以舉國體制來彎道超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