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法廣》2號報導,歐洲「倫敦會議」正式結束。今次峰會 烏克蘭受邀參加,英國並邀請「法國、德國、意大利、西班牙、挪威、波蘭、芬蘭、瑞典」等18個歐洲國家,另有北約成員國 土耳其獲邀參加。
北約秘書長 呂克表示,今次會議傳遞出好消息,顯示更多歐洲國家將增加國防開支。佢並表示,已同 特朗普總統多次通話,並向其保證美國係北約一部分,並有權參與北約事務。
由於北約秘書長一直唔希望 澤連斯基、特朗普嘅關係搞僵。但美國方面自「國家安全顧問、國務卿、眾議院議長」均表達出「唔希望」同 澤連斯基保持對話嘅意思。
而面對俄羅斯總統 普京,波蘭總理 圖斯克態度非常明確。佢表示,西方無意向其「訛詐及侵略」屈服,必須盡一切努力確保歐洲、美國用同一個聲音對話。
在烏克蘭、美國關係出現裂痕至今,會議主辦人英國首相 施紀賢(Keir Starmer)表示,正同法國合作制定「烏克蘭、俄羅斯停戰計畫」,並將向美國提交草案。
為加強 烏克蘭防禦力,在今次會議前,「英法」兩國簽署22.6億英鎊貸款協議,除此之外,施紀賢2號再宣布一項新協議,指基輔將以16億英鎊(約19.4億歐元)購置在 北愛爾蘭 貝爾法斯特製造的嘅5,000 枚防空導彈。
在前往倫敦參加會議前,法國總統 馬克龍在受多間法媒採訪時表示,如果歐洲希望在國防、核威懾問題上「擁有更大自主權」,咁歐洲領導人應迅速就此展開討論。
馬克龍希望「大規模共同融資」,以「數千億歐元」去建立共同防禦,並認為「戰略覺醒嘅時刻」已到,因為對美國是否提供長期支持「存在不確定性」,多國對此感到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