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台灣《華視新聞》22號報導,由台灣中山科學研究院開發嘅超音速反艦飛彈「雄三飛彈」,有著航艦殺手嘅美名。近日有網友拍到最新畫面,顯示有架台灣自己研製嘅經國號戰機,機翼掛載有 空射型「雄三飛彈」。
而有分析指出,過去「雄三飛彈」遲遲未能在戰機上掛載,傳同「重量問題」有關,而今次成功掛載,有專家直言,輕量化嘅空射型「雄三」,有機會將射程再延長,並有助於提升制海距離。
過去「雄風三型」反艦飛彈試射中,轟隆發射之後拖著長長尾焰,執行「地對海」射擊演練,除震撼各界更被譽為「航艦殺手」。「雄三飛彈」係台灣中科院開發嘅超音速反艦飛彈,最高速率達3.5馬赫,唔同以往地對空發射,今次網友捕捉到嘅係戰機掛彈。
照片中經國號左右翼下,各掛有一枚灰色塗裝嘅雄三飛彈,機腹中線則掛有一具275加侖,約1039公升嘅副油箱,彈體上漆有白色編號,似係「AX-001、AX-002」字樣,同時有測試用定位標誌,其字母A可能代表空射版,X可能為「雄風」嘅英譯字開頭。
國防院戰略資源所長 蘇紫雲表示:空射版應有近300至350公里以上射程,可大幅的延長台軍制海距離,可以利用初始速度延伸其射程,所以運用彈性更大,更可藉由IDF延伸雄三飛彈打擊距離。
台灣中科院自2022年以期程六年「雄鷙專案」,研製「雄三」空射型反艦飛彈,其目標就係要將「雄三」微型化,設計長度在5.5公尺以內,直徑在36公分以內、重量在900公斤以下。
不過先前傳出,有相關工程因故停滯許久,直至舊年9月先被恢復,台灣中科院暫時未有最新回應,隨著新照片曝光,外界對台灣嘅國防戰力將更具想像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