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台灣《自由時報》19號報導,達美航空CRJ-900客機、DL4819航班,於多倫多皮爾遜國際機場降落時發生嚴重事故,機身翻覆並起火。然機上80名乘客及機組人員奇蹟生還,再次驗證現代民航客機嘅耐撞設計及高效應變機制。
外媒報導指出,呢架自美國明尼蘇達州 明尼阿波利斯飛往 加拿大 多倫多嘅航班,在降落時經歷劇烈撞擊,滑行一段距離後機身翻覆,機尾及機翼脫落。事故發生後,機上有21名傷者送醫,其中19人經治療後已出院。
英國 克蘭菲爾德大學(Cranfield University)航空暨航天主任 布萊斯維特(Graham R. Braithwaite)指出,今次事故之所以能零死亡,歸功於機身結構設計、約束裝置、救援隊應變以及機組員專業表現。
佢特別強調飛機嘅「耐撞」設計,確保座椅唔會脫落,以及安全帶可有效固定乘客。美國聯邦航管局(FAA)規定,任何載客超過44人嘅飛機,必須確保可在90秒內完成撤離。然今次事故中,飛機翻覆機腹朝天,令撤離難度大增。
布萊斯維特強調:設計標準要求90秒內疏散所有人,並不適用於飛機顛倒嘅情況,今次事故涉及更多複雜因素。現場畫面顯示,機艙內座椅、靠墊、殘骸四散,空服員沿著變成地板嘅機艙頂行,大聲指示乘客「放低所有物品」,引導乘客自緊急出口撤離。
儘管乘客倒掛在座位上,空服員仍在90秒內完成疏散,專業表現獲各界讚賞。布萊斯維特表示,呢啲空服員將自生置於險境,因為佢哋係最後離開飛機嘅人,而我哋有時會忘記呢一點。
前聯邦航空管局檢查員 蘇西(David Soucie)表示,現代客機設計使其在撞擊時可被以特定方式分解,例如機翼脫落,實可防止機身撕裂。而機上座椅設計,可在高衝擊下保護乘客、承受高達16倍重力加速度嘅減速,而安全帶材質改良,提供更牢固嘅固定效果。
多倫多皮爾森國際機場執行長 佛林特(Deborah Flint)表示,零傷亡嘅結果,部分歸功於機場訓練有素嘅專業人員,以及第一線應急人員嘅快速反應。多倫多市長 鄒至蕙(Olivia Chow)同通過社媒,感謝第一線應急員、機組員、機場工作員嘅快速行動,以及佢哋對安全嘅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