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影節2中國鄉村片入圍 揭開大國之下神秘面紗
柏林影節2中國鄉村片入圍 揭開大國之下神秘面紗

根據《法廣》19號報導,「柏林電影節」在2月13號上週四開幕,由中國導演 霍猛 拍攝嘅《生息之地》(Living the Land),以及另名導演 景一 拍攝嘅《植物學家》,自影節第一個周末開始,為中國電影界打開窗戶,兩套中國電影先後完成首映,嘗試在夢想同民族視角之間,講述孩童視角下嘅中國鄉村生活故事。

 

入圍主競賽單元嘅《生息之地》(Living the Land),以及另一套在「新生代競賽單元」中呈現樸素現代寓言嘅電影《植物學家》(The Botanist)。兩套電影都係講述回歸故土嘅鄉村故事。兩套作品嘅主角都係一個充滿幻想嘅小男孩,完全沉醉在一個地方,並對呢個地方充滿熱情。

 

報導指出,如果有觀眾仲記得2022年由 李睿珺 主導嘅《隱入塵煙》,就會發現,似乎有一種趨勢正在清晰出現,就係以「回歸鄉地」為主題嘅中國電影,似乎廣泛出現在近年嘅拍片題材中,大家是否應將其視為一種「疏遠北京」嘅方式?又或者係各路導演對官方意識形態嘅一種妥協?

 

《植物學家》嘅故仔發生在 新疆同 哈薩克斯坦東部嘅接壤地,可話係「哈薩克中國」所在地。主人公 阿爾辛(Arsin)係講 哈薩克語嘅小男孩,由於夢遊症時不時會出現幻覺,幻想同植物為伴,獨自創建一個植物標本室。大自然係其最大夢想。故事中講述在一個夏季,佢同一名「漢族女孩」相遇嘅故仔。在夢幻般嘅男孩身上,顯有好多導演 景一嘅影。

 

《生息之地》係 霍猛嘅第二套長片,內容更廣泛、技藝更精湛,分四季展示一套以農家為重點嘅龐大農民編年史。故仔背景係1991年,圍繞著10歲孩童 徐闖 展開,其父母在城內打工,並將其託付俾姑姑。一個寄居在他人家嘅孩童,發現自己處於一個複雜嘅家庭關係網絡中心。

 

《生息之地》通過大量嘅角色互動,精心剖析呢個獨有嘅關係網,通過鏡頭生動展示整個村莊,甚至在主角身上有少少白癡嘅形象。在呢套充滿農村生活嘅盛大儀式片中,霍猛以民族志學者嘅精準度,描述中國農村婚喪嫁娶等鄉下生活情景。

 

在跟住嘅競賽單元中,仲有另一套中國影片《想飛的女孩》(Girls on Wire)將會上映,這套電影由 文晏 執導,並由來自澳洲、新西蘭嘅女性主演,係一部都市驚悚片,將在年度柏林電影節上,為各路國際影人呈現中國電影嘅多種面貌。

發佈時間: 2025年02月19日 13:33
關於我們 | 加入我們 | 隱私權聲明 | 免責聲明 | 錯誤回報/意見提供
電郵: hongkongmatters.info@gmail.com

Copyright © 2022 香港元宇宙.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