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台灣《中央社》19號報導,中國業界廣泛存在「35歲門檻」,即35歲以上青壯年在職場易遭遇年齡歧視。近期廣州當地傳招募環衛工人,年齡須在35歲以下,所謂「35歲門檻」再次引發討論,凸顯中國民眾對職場年齡歧視嘅擔憂。
《羊城晚報》、《大皖新聞》等中媒報導指出,近期廣州市白雲區人民政府官網發布招募公告。公告提到,新市街道辦事處招募6名環衛工,年齡須在35周歲或以下,持有汽車駕照者可適當放寬至40周歲。白雲區新市街道辦工作人員表示,今次招工不屬公務員及事業編人員,招募條件係據單位用人需求設置。
消息發布後,有關「35歲門檻」話題再引發諸多討論。有中國網友表示,「內捲翻天」街道辦招環衛工只招90後、35歲正值上有老下有小年紀、35歲以上就被社會淘汰「生活不易」。
《央視》今日報導指出,公司招募存在年齡歧視等問題屢見。長沙市 望城區近日發布「事業引才博士公開引進公告」,要求年齡在28歲以下,但一般博士生畢業時多已29歲;深圳一知名茶水檔同要求店員年齡須在25歲以下。
報導指,近年中國全國兩會,多名代表委員都曾提出關於「35歲門檻」嘅建議,立法懲治35歲就業歧視。同有專家呼籲,廢除公務員錄用嘅35歲門檻,不僅係要求解除公務員職缺嘅年齡限制,更希望藉改變招募方式,使社會摒棄就業年齡歧視,適應高齡化社會發展需求共識。
近年來,中國公務員招考逐漸嘗試破除35歲門檻,例如2023年公務員省考,有約10個省將部分職缺年齡調整為40周歲以下。中央機關及其直屬機構2025年度公務員考試,同將具有2025年應屆碩士、博士研究生身分嘅考生,應試年齡限制放寬至40周歲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