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自由亞洲電台》17號報導,香港面臨千億財赤,財政司司長 陳茂波16號周日在網上稱「政府工程開支將進入高峰期」,並透露「將透過發債融資確保北部都會區」,佢並指「北區項目」對香港未來發展至關重要,將會繼續上馬。
有分析形容 陳茂波只為實現政治目的,其做法「荒謬」;亦有分析認為佢「經濟無知」,港人應著眼港府盈餘,否則3年後港府財政或「災難式爆煲」。
港府下周三26號將公布新一份《財政預算案》,面臨千億財赤,財政司司長 陳茂波16號卻在Facebook發文指,為抓緊前沿科技帶來機遇,北部都會區相關工程將陸續上馬、政府的工程開支將進入高峰期。
陳茂波又指,為保「北都項目」不因公共財政狀況而受制約,政府將會透過發行政府債券融資,確保該項目對香港未來發展。陳茂波舉例些,部分先進經濟體,其政府債務相對生產總值比率「均超過百分之一百」,香港現時相關比率為9.3%,屬穩健水平。
據發展局回覆立法會議員書面質詢數,過去5年度港府基本工程開支有上升趨勢,由2019/20年度嘅654億,增至2023/24年度嘅858億。資料顯示,港府近年發債金額亦按年增加,2024/25年度預算發債額為1,200億,預計還債為242億,如非有發債所得收入,港府財赤不止目前預料嘅1,000億。
對於 陳茂波舉例所謂「部分先進經濟體」,政府債務相對生產總值比率均超過100%,財經評論員 利世民認為,該講法有問題。其所謂「先進經濟體」係自己發行貨幣,非聯繫匯率 ,不可做同比,該思維係經濟上嘅無知。其實重點係,表面上叫自己做基建債,但要問嘅係,你要還嘅錢,是否用庫房一般盈餘去還?
利世民又指,陳茂波刻意轉移視線,你話係一個基建債、專項債,咁萬一出現違約事件時,啲擔保係以基建項目資產去解決?要問你還債嘅錢係用乜錢?如果你還債嘅錢,係用基建項目收益去還,咁就屬於一個專項債,應成立Special Purpose Vehicle (特殊目的公司),由SPV去發債。專項債嘅最佳案例,就是當年機場三跑,由機管局發債,用嗰筆錢去建三跑。
利世民認為,港人唔應只重視財赤數,反更應著重財政儲備。佢預測,港府財政狀況將不太樂觀。並推估有幾個可能性,第一就係「災難式」,就係「泰國、阿根廷」嗰種爆煲;如果係「較創意」嘅處理方法,就係香港人民幣化,並非話港元同人民幣掛鈎,而係將好多無法償還嘅錢,變成以人民幣計價做資產,用人民幣去借、用人民幣去賣 ,以後香港經濟體變成「兩個貨幣同時並行」。
時評員 桑普 認為,陳茂波完全放棄《基本法》所謂「量入為出」原則「好荒謬」,因為每一個政府對於財赤,都唔覺係一件好事。而《基本法》基本意思就係量入為出 、審慎理財。由 董建華開始講,直至而家完全被拋棄。
對於 陳茂波早前同 夏寶龍會面,桑普認為 陳茂波係要實現政治目的,對中共表忠。對其證明無論點樣窮困,都不可阻礙港中之間融合 ,港中融合須要大幅加快。在「港中」,任何經濟決定都與政治有關。其決定絕非「審慎理財」,係「先洗未來錢」 ,跟著借一大筆債,到難以還債時,將引發連鎖國際金融危機。
桑普續稱,同類工程在中國亦無法扭轉經濟。類似有關工程早已導致中國好多閒置屋,無數浮而不實嘅豆腐渣工程,甚至大白象式工程。由雄安新區一路至鄂爾多斯,而家基本上全部係空地。佢並預料,港府就算發債,仍無法有大量收入,經濟問題只會越滾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