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台灣《中央社》16號報導,舊年4月被民眾投訴天然氣費超收嘅「重慶燃氣集團」,近日再次被發現屢勸不改,遭官方重罰人民幣810萬,官媒除撰文質疑「重慶燃氣」一再侵犯民眾利益,並質問:究竟係邊度來嘅底氣?
舊年2024年4月,有重慶市民發現燃氣表「行太快」,燃氣費異常暴增而引發眾怒,「重慶燃氣公司」總經理等人因此被免職。時隔10個月,重慶市場監督管理局14號發布通報,指重慶燃氣集團落實整改責任不到位,今年1月以來,又有市民陸續反映收費異常。
有關官方通報稱,重慶燃氣仍然存在抄表週期混亂、違規估抄、錯抄錯錄、抄表力量配備不足等問題,涉及侵犯消費者合法權益。但就辯稱「未發現亂漲價、燃氣表計量失準」等問題,官方爭先釋疑,反遭外界質疑有淡化問題之嫌。
重慶市場監管部門擬依法對「重慶燃氣」違法行為給予從重處罰,並責令其立即整改,擬處罰金共計810萬,並成立專項工作組入駐展開為期3個月嘅專項整治,督促指導整改工作全面徹底落實。有網民直指,官方以罰款整企業表面似打劫,或者根本係一夥人。
有關於「重慶燃氣」亂收費一事,舊年就曾引起輿論譁然。近日該公司再被通報後,《人民網》在15號發文質疑「一再損害群眾利益,到底邊度來嘅底氣,邊度出咗問題?」,並指存在觸犯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律法規等嚴重問題,「民生就係民心,民心就係最大嘅政治」。
梳理公開報導,燃氣亂收等情況非「重慶燃氣」獨有。國企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顯示,吉林長春市某燃氣公司違規收費案件在2024年1月被曝光,該公司在居民用戶「閥、管升級改造」中,違規收取管道燃氣「自閉閥、金屬波紋管」嘅安裝費。
另外一單案件中,江蘇省 昆山市有一名女性民眾,在2024年4月曾上網反映當地存在燃氣費暴增等情況,結果有警察找上門,連帶其丈夫同被公司約談,更要求其妻子刪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