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星島日報》11號報導,中國汽車行業大重組終掀開一角。兩大央企「東風汽車集團」及「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兵裝集團)旗下多隻上市公司近日分別發出公告,指控股股東正同其他央企籌劃重組事項。舊年7月中央政治局會議指,要強化行業自律,防止「內卷式」惡性競爭。隸屬「兵裝集團」嘅「長安汽車、東風汽車」重組整合,已成板上釘。
報導指出,2024年「長安汽車」累計銷售汽車達268萬架,同比增長5%,「東風汽車」累計銷售達248萬架,同比增長2.5%。一旦實現合併,兩者總銷量將達至516萬架,將超越「比亞迪」嘅427萬架佳績,並成為中國第一、全球第五大車企。
除咗車企大重組,盛傳兩大兵器央企將會合併。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兵工集團」主要涉及坦克、裝甲車研製,以及彈藥供應。「兵裝集團」除咗有汽車,主要從事軍事裝備研發、設計、製造,兩間公司業務接近。兩大兵器央企在春節前後已多有互動,似為重組鋪墊。
在 朱鎔基擔任總理期間,中國分拆央企以強化競爭,包括部分軍工巨企。1999年原中國船舶工業總公司分拆,成立 中國船舶工業集團「中船集團」以及 中國船舶重工集團「中船重工」。分久必合,兩企業拆分20年後,2019年再次合體成立 中國船舶集團,成全球最大造船集團。
「兵工集團、兵裝集團」在1999年同自 中國兵器工業總公司分拆。2月6號,兩大集團舉行工作會談,雙方一致認為,兵器兩集團同根同源,業務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補性、協同性」好強,新一年要「圍繞一個共同使命、建立一個工作計劃、形成一套工作機制、組建一個工作團隊、開啟戰略合作新局面」。
央企重組其中一個難題係高層人事安排,兩大兵器央企就唔存在上述問題。在軍隊反腐聲中,兵裝集團董事長 許憲平、兵工集團總經理 劉大山已「失蹤」一段時間,算係為改革「做貢獻」。兩大兵器央企合併之後,總資產將超萬億,構建「大兵器」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