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講白話!香港貨視同中國貨 他國貨品判定來自中港也一樣
美國講白話!香港貨視同中國貨 他國貨品判定來自中港也一樣

根據《自由亞洲電台》(RFA)4號獨家報導,美國在周二起對中國所有進口商品加徵10%關稅,其中首次表明所有由香港製造、進口、轉口嘅商品,都將「視同中國產品」,要正式報關、加徵關稅。

 

有美國智庫學者分析指,美國新政策反映香港已失去貿易特殊地位,嚴重打擊香港國際轉口港地位,因為只要掛名香港,就會等同視為中國,顯示中國難以再借用香港名義「逃避美國制裁」。

 

美國正式打響關稅戰第一槍,自4號起對中國進口商品「徵收額外10%關稅」。RFA根據獨家取得嘅美國「國土安全部」(DHS)及「海關邊境保護局」(CBP)發布嘅對中新措施文件,發現美國首次對香港加徵關稅。

 

文件指,除部分人道捐贈物資,或旅客攜帶嘅個人物品,所有來自中港嘅產品都要額外徵收10%關稅;即使價錢低於800美元,都不再享有「低值免稅」(De Minimis)優惠,同需繳納額外10%關稅。

 

換言之,香港將不再享有過往「獨立關稅區」待遇,任何來自香港嘅國際郵件,無論價值幾多都必須申報,變相加重「中港」商人對美國市場嘅出口成本及行政負擔。

 

報導指,過往中國商品會利用香港「獨立關稅及國際轉口貿易中心」地位,經香港轉口至美國以規避關稅。而今次美國海關明確表示嚴查透過香港規避關稅等行為,表明供應鏈文件嘅「原產地證明、訂單、裝箱貨單」 ,經判定商品是來自「中港」,都要交新關稅。

 

另指,如果商品主要在「中港」兩地「製造、組裝、加工」,即使經第三國「新加坡、台灣、韓國」等鄰國轉運,仍可能被視為「中港」產品,適用加徵額外關稅。不過文件中並冇提到適用範圍是否包括「澳門特別行政區」。

 

美國「詹姆斯敦基金會」研究員 張崑陽(Sunny Cheung)指,反映香港所謂「連接中西橋樑」嘅物流貿易角色將受重創。美方釋放嘅訊息清晰。香港作為中國主要轉運港,不受中國關稅影響。而家將香港加入其中,可見係為咗堵塞漏洞,釋出更強硬訊息、對中國施加更大阻嚇。

 

張崑陽指,今次可見,美國政府港事務「掌握透徹」,其「國務院、國防部」甚至「國土安全部、海關」,都非常了解香港已被中國政府全面掌控,包括近日新任國務卿 盧比奧(Marco Rubio),就巴拿馬運河控制權一事明確指「港企中企無異」。

 

張崑陽認為,特朗普已做出警告,如果中國報復,稅率會進一步上調,而實際上中國政府已隨即做出反撃,公布一系列針對美國嘅反制措施;當香港受制於美中關係惡化嘅牽連,料被美國制裁嘅強度將會不斷擴大。

 

而美國對香港要做到幾大程度?張崑陽認為「仍有好大空間」。包括過去曾提及嘅聯繫匯率制度,今次只限定由香港或中國製造嘅貨品。嚴格來講,美國要再升級,甚至可更廣打擊,無論係邊一國嘅商品,只要將香港作為轉運港就加徵關稅,恐會係核彈級打擊。

 

據港府貿易數字,美國一直係香港十大貿易市場之一,惟自2018年起受累於美中貿易戰,加上雙方關係惡化,香港對美出口總額出現疲軟。目前仍維持3000億港紙水平(折合約385億美元),其中大部分係中國經香港轉口至美國。

 

翻查資料,2020年 特朗普首任美國總統期間,因應香港當年實施《港區國安法》,而修訂《香港政策法》,並頒布《香港正常化行政命令》(行政命令 13936),決定取消香港「特殊獨立關稅區待遇」,並將「香港製造」視為「中國製造」,美國海關並要求,香港商品不得標示「香港製造」,但當時並未立即對香港商品額外徵收關稅。

 

而時隔四年之後,特朗普再次回任美國總統,在其上任半個月以來,佢多次嘗試顛覆或推進過去四年 拜登政府嘅多項政策及措施。今次對「中港」嘅新關稅措施,首次在關稅政策中明確寫明「香港產品視同中國產品」,須繳納同中國相同嘅新增關稅,影響範圍更加廣泛、超出想像。

發佈時間: 2025年02月06日 14:07
關於我們 | 加入我們 | 隱私權聲明 | 免責聲明 | 錯誤回報/意見提供
電郵: hongkongmatters.info@gmail.com

Copyright © 2022 香港元宇宙.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