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第四季GDP增2.4% 花旗料今年二季起出口開始縮
香港第四季GDP增2.4% 花旗料今年二季起出口開始縮

根據《星島日報》4號報導,香港政府在3號公佈2024年本地生產總值(GDP),按年實質增加2.5%,而舊年第四季實質增2.4%。「花旗」隨即發表報告指,將下調本港今、明兩年GDP預測,分別至增2.5%及2.8%,並預測淨出口對香港經濟貢獻恐在今年第二季起開始收縮,並一併下調2025年「投資復蘇」嘅預期。

 

另外,「恒生」預計今年全年經濟增長,大致同舊年嘅 2.5%增長相若,「大華銀行」維持香港今年GDP增加2%嘅預測,「大新金融」同表示,會在公佈舊年第四季GDP「更詳細數據」後,考慮是否要調整早前對本港2025年經濟增長2.8%嘅預測。

 

報導指出,「花旗」在報告中稱,第四季香港GDP 嘅貢獻「主要受淨出口拉動」,然相關貢獻恐自今年第二季起收縮。該行並下調早前對2025年投資復蘇嘅預期,並指信心主要受「減息推遲、地緣政治、關稅增加」影響,以及中國刺激政策可否有效對沖不確定因素。

 

不過,「花旗」報告中指,舊年12月本港「零售銷售」按年跌9.7%,符合原先預期,又估計今年在服務業驅動下,本地零售將會「溫和復蘇」。

 

「恒生銀行」經濟研究部主管兼首席經濟師 薛俊昇表示,本港經濟年增長自舊年第三季1.9%加快至第四季2.4%,反映旅遊業持續復甦,以及對外貿易表現保持韌力。不過受環球經濟前景不明、利率高企、資產市場調整等多因素影響,消費及投資表現相對較弱。

 

展望今年,薛俊昇稱,外圍環境漸趨複雜,但內地經濟回穩、內地及本港政府嘅政策支持、環球利率下降趨勢,將成為有利於本港經濟發展嘅因素。

 

「大華銀行」發表研究報告稱,將維持2025年香港GDP成長2%嘅預測,並持續關注 特朗普2.0政策下嘅「全球貿易發展」,以及「中國經濟前景」。報告並稱,2024-25年度嘅政府財政赤字,估計約為 1,000 億,而前兩年嘅赤字合計已超過 1,000 億。

 

隨著政府尋求彌補土地銷售下滑所造成嘅收入損失,財政整頓預計將變得更加緊迫,增加發行政府公債將會係重要嘅融資選擇,特別係對於基礎設施項目來講。

 

另外,「大新金融」首席經濟及策略師 溫嘉煒表示,該行將會在第四季經濟增長修訂數據公布後,考慮是否需調整早前對2025年經濟增長2.8%嘅預測。溫嘉煒表示,美國宣布對中國商品加徵10%關稅,中美貿易關係前景不確定性增加,預會繼續為香港外貿表現帶來挑戰。

 

佢續指,如果中國內地刺激措施「可有效提振內需」,或「有助支持本港外貿表現」。而美國聯儲局今年減息步伐或將放緩,本港樓市及股市嘅不明朗因素增加,加上服務貿易逆差嘅「新常態」,相信短期內難有變化,或繼續限制本地消費市道表現及投資氣氛。

發佈時間: 2025年02月05日 13:32
關於我們 | 加入我們 | 隱私權聲明 | 免責聲明 | 錯誤回報/意見提供
電郵: hongkongmatters.info@gmail.com

Copyright © 2022 香港元宇宙.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