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台灣陸媒《聯合報》24號報導,在美國商務部主導之下,近日有26間美國無人機及反無人機系統企業負責人,及美國國防部五角大廈創新單位嘅官員赴台,自23號起在台灣拜會「軍方、中科院、民間業者」,尋求在「非紅色供應鏈」嘅政策下,將台灣當地廠商納入美方無人機嘅產業鏈之內。
報導出,雙方初步合作方式將採由台灣方業者代工生產零配件,其中亦包括由美商「貼牌代銷」台灣研製嘅無人機。消息人士指出,由台灣中科院研發,專用於攻擊敵方雷達嘅「劍翔」反輻射無人機系統,美方在此行赴台之前,就已表達高度興趣。
台灣國防部長 顧立雄在日前同媒體茶敘時表示,無人機、反無人機、人工智慧等三個範疇,係台灣國防部新設「創新小組」(DIU)嘅主要著力點。佢坦言,軍工生產必須建立規模,但受限於現實,台灣方面唔適合用自己品牌做銷售。
劍翔無人機在2017年航太國防科技展首次曝光,由於外型貌似以色列嘅哈比無人機,曾被質疑是否抄襲。台灣中科院強調,兩者基於同類作戰需求而開發,外型設計自然相似,甚至同中共解放軍ASN-301無人機外觀接近,但彼此內部構造唔同。如劍翔成「台美」合作產品,抄襲流言將不攻自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