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府於兩年前強勢推出「雙減」政策,重重打擊私營教育機構,教培行業自此地下化。近期傳出中國教育部再次出手,宣佈下月實施《校外培訓行政處罰暫行辦法》,被查報「變相開展學科類校外培訓」最高將面臨10萬元罰款。
德國之聲13日報導指出,中國教育部頒布《校外培訓行政處罰暫行辦法》,「辦法」指出:擅自舉辦校外培訓機構舉辦者,最高恐要面臨10萬人民幣罰款。教育部指出,此「辦法」是為了打擊校外培訓,營造「有利於學生成長」的良好環境。
2021年7月,中國政府祭出「雙減」政策,針對私營教育機構進行嚴格整頓,學科類培訓機構一律不得上市融資,並且得要統一登記為非營利機構。此舉對中國私營教育產業帶來重擊。包含補習班、校外輔導課程等私營教育產業,在中國形成大約1200億美元的產值。
「雙減」政策推出期間亦正值武漢肺炎最嚴峻的時期,新規出爐後造成不小的風暴,包含「新東方、好未來、學而思」等教育培訓巨頭紛紛結業,變賣教學用品、捐出課桌椅做公益後轉換跑道,如新東方轉向用英語直播帶貨,自教培行業銷聲匿跡。不過一些機構轉為地下私人補課,或是變相提供住家保姆等變相輔導服務,但仍然面對各種遭家長舉報的風險。
根據中國教育部網站指出,「雙減」實施以來,校外培訓治理取得「階段性成效」,但擅自舉辦校外培訓機構、隱形變異開展校外培訓等問題,仍然有不同程度的存在,迫切需要健全校外培訓法律制度,讓違法者付出代價,讓合規者受到保護。新規定將於10月15日起實施,但並未說明所謂的合規內容是怎樣規範。
路透社指出,中國的經濟增速放緩,長期低迷的消費信心影響了年輕人結婚或生子的計劃,讓老齡化問題嚴重的中國社會雪上加霜。育兒成本過高被年輕群體視為不願意生育子女的一個關鍵因素。
根據中國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提交的一份報告,2022年中國總和生育率初步測算已下滑至1.09,在目前世界上人口過億的國家中生育率最低。與此同時,今年以來中國青年失業率一再創新高,中國官方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4月,中國的青年失業率突破20%,6月份升至21.3%。
而外界則有專家推估,認為數字遠遠不止如此,有中國北大學者教授投書稱:最起碼有46.5%。但亦有畢業生分享就業情況稱:一半以上的人工作都還沒有著落!學校逼著靈活就業,數字根本不可信!起碼是60%起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