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市早苗早晚都會惹到中國唔滿意。日本新任首相係一位直言嘅民族主義者,又以對中國強硬著稱。結果佢上任不足三個星期,就觸動到敏感神經。十一月七日喺日本國會,高市早苗被問到,喺乜嘢情況之下日本會行使「集體自衛權」。呢項權利指日本喺認為涉及自身生存安全時,可以為保護盟友(例如美國)而使用武力。佢嘅答案係:如果有人對台灣動武。中國即刻震怒。
之前中國官方發佈高市早苗同中國領導人習近平會面嘅新聞時,語氣一直比較客氣,警告都相對含蓄。十月佢上任後唔耐,喺南韓同其他地區領袖開會時同習近平見過面,當時習近平表示中國願意同日本合作,推動戰略互利關係(當然照例提到日本嘅歷史問題)。而家語氣就完全變咗,變成直接嘅辱罵。中國駐大阪總領事薛健喺社交平台寫道:「如果你將條污糟嘅脖伸去唔屬於你嘅地方,就會被斬咗,你準備好未?」呢段說話好快就被刪除,但日本外務省已經召見佢嘅上司──駐日大使──提出抗議。
喺北京,中國外交官亦對日本大使進行強烈斥責。中國外交部同國防部官員警告,日本如果介入台灣衝突,將會遭受「沉重打擊」。中共機關報《人民日報》亦指,高市早苗嘅言論對二戰後嘅國際秩序構成「嚴重挑戰」。《人民日報》又批評,佢嘅說法顯示日本右翼勢力想擺脫和平憲法嘅束縛,企圖追求「軍事大國」地位。
中國亦呼籲國民避免前往日本旅遊,理由係安全問題。呢項呼籲可能對日本旅遊業造成打擊:今年入境日本嘅外國旅客之中,大約五分之一係中國人。中國亦提醒學生重新考慮去日本升學。有日本研究機構估算,單係旅遊同留學嘅影響,就可能令日本損失大約二兆二千億日圓嘅經濟收益。
中國官方媒體嘅社交帳號亦警告,可能會有更多措施,包括暫停政府層面嘅交流,又指出好多日本產品高度依賴中國供應,暗示可能採取貿易手段。二零一零年,日本拘捕一名中國漁船船長後,中國曾短暫停止向日本出口稀土;近年中國同美國爆發貿易衝突時亦再次使用過呢類手段。
同時,中國海警同海軍近日喺黃海同釣魚島附近嘅活動引起關注,但似乎仍屬例行演練,未見明顯異常。有中國評論指,呢啲只係按計劃進行嘅日常行動。其後,美國駐日本大使喺社交平台表示,美國會全面履行對日本嘅防衛承諾,包括釣魚島。
雖然中國社交平台上對高市早苗嘅攻擊鋪天蓋地(例如叫佢巫婆,或者用佢姓諧音嘲笑佢係麻煩製造者),但中國政府未必會鼓勵爆發大規模抗議。習近平雖然利用民族情緒凝聚支持,但佢比以往領導人更加謹慎,唔願風險失控,自從佢二零一二年上台以來,中國未再出現全國性反外示威(上一次大規模反日示威係佢成為領導人之前,日本政府收購釣魚島引發)。
雖然中國強烈不滿,但佢哋對高市早苗嘅說法其實唔算意外。中國官媒指,佢係首位公開將日本安全同台灣直接掛勾嘅日本首相。然而早喺二零二一年,當時嘅副首相麻生太郎就曾經講過:「如果台灣出現重大問題,可能會影響日本生存。」其後日本防衛白皮書亦指出,保持台灣周邊局勢穩定係日本安全同國際穩定嘅重要部分。當時中國已經不滿。
高市早苗無意撤回言論,但表示之後會避免講到具體情境。作為一位強硬民族主義者,面對一個同樣強硬嘅中國領導人,兩國關係勢必火花四濺,更何況佢喺任期初段唔想顯得軟弱。雙方都承受巨大壓力。中國對其他國家就台灣問題嘅言論毫不容忍,尤其係喺台灣現任領導人具強烈自主立場嘅情況下。而習近平提出嘅二零二七年「具備攻台能力」期限亦越來越近。種種因素都意味住,中日關係好可能喺變得更差之後,先有可能迎來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