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專欄精選——經濟學人專欄】普京的「血色空轉」 烏克蘭戰線再陷無謂犧牲
【外國專欄精選——經濟學人專欄】普京的「血色空轉」 烏克蘭戰線再陷無謂犧牲

係咪要用「戰斧導彈」搞掂佢?呢啲致命巡航導彈好可能係令俄羅斯總統普京喺10月16日同美國總統特朗普通電話之後,答應幾個星期內喺布達佩斯見面傾停火嘅原因之一。特朗普聲稱,佢喺通話期間問咗普京一句:「你介唔介意我送幾千支戰斧導彈畀你嘅對家呀?」但第二日,佢同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會面時,態度又好似退縮咗。

 

無論美國最終會唔會、幾時會向烏克蘭提供呢啲強大導彈,普京其實都有更深層次嘅擔憂。根據《經濟學人》嘅分析,俄羅斯喺戰場上付出咗極大代價,但換嚟嘅實際成果卻少得可憐。

 

俄羅斯嘅夏季攻勢已經進入尾聲。西方國家好多評論都聚焦喺俄軍緩慢推進嘅進展,以及烏克蘭兵源緊張嘅問題。但如果由另一個角度睇,更值得注意嘅係:俄羅斯喺第三次、亦係最大規模嘅攻勢中,實際奪取嘅土地非常有限,而喺人力同物資上付出嘅代價卻極其慘重。除非情況出現劇變,普京幾乎無可能喺戰場上贏得勝利。但佢仍然一意孤行繼續打落去,反映出佢已經黔驢技窮。

 

俄軍表現到底有幾差,外界難以準確得知。不過,從衛星數據同戰線變化可以大致推斷戰鬥強度,而呢啲資料同西方政府及獨立研究人員超過200個可信死傷估算吻合。《經濟學人》結合呢啲數據推算俄軍損失情況。

 

估算顯示,自全面入侵以嚟至今年一月,俄軍傷亡約64萬至87.7萬人,當中死亡人數介乎13.7萬至22.8萬。去到10月13日,呢啲數字已經上升近六成,總傷亡高達98.4萬至143.8萬人,其中死亡人數大約19萬至48萬。

 

咁大嘅損失並無換嚟相應嘅領土收穫。自2022年10月烏軍第一次反攻結束後,前線基本上冇乜變化,冇任何大型城市易手。以最近30日嘅推進速度計,要完全奪取普京聲稱已「吞併」嘅四個地區——盧甘斯克、頓涅茨克、赫爾松同札波羅熱——要拖到2030年6月。至於要佔領成個烏克蘭,可能要多103年。

 

再加上,依家雙方打仗方式令烏克蘭防線突然崩潰嘅可能性非常低。無人機持續偵察,加上遠程精準武器,使得喺前線集結部隊等於自殺。俄軍只能派小隊逐步滲透「死亡地帶」,以巨大代價換取微小進展。即使突破烏軍防線,要再推進亦幾乎不可能。

 

或許因此,今年夏天俄軍嘅死傷遠高於烏軍。雖然數據不足以推算烏方總損失,但網站「UALosses」統計,自全面入侵以來,烏軍已有77,403人陣亡,另有77,842人失蹤。自去年秋天以來死亡人數明顯下降,今年記錄為8,668人。即使實際數字係統計兩倍,俄烏陣亡比例仍大約係五比一。

 

照咁計,俄羅斯人手問題可能好快會比烏克蘭更嚴重。進攻初期,俄軍靠高額簽約金吸引士兵,每月徵兵數量比烏克蘭多出一至一個半萬人,但夏季慘重嘅傷亡已經抵銷晒呢個優勢。

 

根據國際戰略研究所2024年嘅估算,只有約四成俄軍傷兵可以重返前線。而長遠嚟講,俄羅斯嘅兵源亦受限於國內每年成年男性數量。去年全國約有80萬人滿18歲。需求不斷膨脹而供應有限,意味政府可能要再加簽約金先有人肯上戰場;否則,普京或要強制徵兵——但咁樣會非常唔受歡迎。

 

粗略計算顯示,俄烏兩國喺戰爭中陣亡嘅士兵約佔開戰前60歲以下男性人口嘅0.5%至1.3%之間,比例幾乎相若。

 

裝備方面,開源情報網站Oryx確認,俄羅斯損失咗12,541架坦克及裝甲車、2,674門火炮及導彈系統、166架戰機同164架直升機,而呢啲都只係下限。烏克蘭喺六月以藏喺貨車內嘅無人機突襲俄羅斯空軍基地,摧毀咗大約六分之一嘅戰略轟炸機機隊。呢啲設備雖然可以補充,但成本高昂,時間亦長。

 

經歷2023年底至2024年初美援中斷後,烏克蘭而家重新獲得西方支援。援助帶唔返死者,但照目前趨勢,足以令烏克蘭喺消耗戰中維持優勢。

 

戰爭形態亦出現變化。幾年以來,烏克蘭經濟一直被俄羅斯導彈重創,仍然比俄方損失嚴重。不過,烏方而家開始有能力反擊,靠本地生產、成本較低嘅導彈同無人機,對俄羅斯施壓。如果前線大致穩定,戰爭轉變為針對軍事設施而非領土嘅攻防,俄羅斯優勢就未必再明顯。俄羅斯經濟雖然比烏克蘭大,但比起烏克蘭盟友整體經濟體量仍然渺小。西方各國即使偶有被破壞事件,亦無遭受導彈轟炸,反而好多國家已承諾增加國防開支,金額甚至超過烏克蘭全年預算。

 

喺最近俄羅斯能源設施被襲之前,調查顯示俄羅斯民眾對經濟仍然樂觀,未見即將崩潰嘅跡象。但只要西方對烏克蘭嘅支持持續,呢場戰爭可能會繼續拖延,以極大代價換取俄軍緩慢推進。

 

然而,俄羅斯以現時速度打落去嘅能力都可能差唔多到極限。如果普京仍堅持唔停手,佢將冒上另一個巨大風險——經歷三年連連受挫之後,俄羅斯戰時經濟崩潰嘅可能,或許比烏克蘭防線崩潰仲要高。

發佈時間: 2025年10月18日 13:25
關於我們 | 加入我們 | 隱私權聲明 | 免責聲明 | 錯誤回報/意見提供
電郵: hongkongmatters.info@gmail.com

Copyright © 2022 香港元宇宙.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