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自本周一開始,正式對中國旅行團實施免簽政策,規定三人以上嘅中國團體可以免簽入境,最多可以逗留15日,政策會維持到出年6月。首日已經有大型郵輪「夢想號」載咗超過2,000名旅客由天津抵達仁川港,其中大約1,700人即刻直奔首爾明洞掃貨。有免稅店職員透露,平日大概只係接待約1,000名中國遊客,新政策實行之後,人流明顯上升。
不過,呢項措施喺南韓國內引起強烈反彈,反中情緒進一步升溫。據韓國國會議員公開數字,單單係首爾明洞一帶——即中國駐韓大使館所在嘅區域——近年反中集會次數持續增加。2022年舉辦咗20場,2023年15場,2024年有13場,而今年頭10個月就已經激增到65場,其中包括10月已經報備咗嘅示威。集會人士打出「反對中國遊客免簽」、「國民安全優先於中國觀光」等標語,仲有人喺街頭當面辱罵中國遊客。
保守派公民團體「自由大學」早前多次發起反中集會,口號包括「中國滾出去」、「打倒中國」等,往往同外國人爆發衝突。韓聯社報道指,警方為避免再有摩擦,已經限制呢個組織喺集會時使用相關口號。「自由大學」對警方做法極度不滿,喺周二已經入稟首爾行政法院,要求暫停警方限制。
一名「自由大學」成員解釋,示威唔係因為仇恨,而係針對中國相關事件所表達嘅憤怒,認為呢個係民眾維護主權嘅方式。另一方面,總統李在明上月就喺明洞舉行嘅反中集會表示強烈不滿,並下令當局強硬處理,直言:「嗰算乜嘢言論自由?呢啲係擾亂秩序,唔可以再繼續。」
有分析認為,雖然免簽政策為旅遊業帶嚟即時人流,但喺社會層面卻持續引發爭議。短短幾年間,示威活動由零星事件演變成為常態,甚至逐步擴散。據悉,今年淨係喺首爾舉行嘅集會,已經遠遠超過往年,而情緒喺政策推出之後更進一步加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