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埔宏福苑11月26日發生嚴重火警,大火喺11月26日下午約2點51分由宏福苑「宏昌閣」外牆棚架起火,消防約 3 分鐘後到場,約 3 時 02 分將警報列為三級;火勢迅速攀升,3 時 34 分升為四級;傍晚 6 時 22 分因火勢失控,蔓延至多棟樓宇,消防正式將火警升為最高五級。火舌、濃煙及爆炸聲夾雜,七座樓宇被火焰吞噬。
事件震動全港,但呢場大火背後嘅真正成因,遠遠唔只係天氣乾燥或者一時意外可以解釋,背後牽涉到種種因素。
火災中最震撼嘅,係外牆棚網嘅燃燒速度。去年十月華懋大廈亦曾因棚架起火釀成三級火,事後屋宇署已要求全港承建商檢查棚網是否具阻燃能力。按規例,棚網必須具備阻燃功能,點火四秒後要自動熄滅。然而目前暫時未發現任何政府文件顯示宏福苑工程曾提交阻燃物料證書,亦無屋宇署抽驗棚網嘅紀錄。火場棚網高速燃燒、火舌垂直同橫向伸延嘅狀況,與阻燃網應有嘅表現完全唔符,引起外界質疑物料是否不合規、假冒阻燃、又或者已經老化失效。
網上流傳影片顯示,曾有工人喺竹棚上吸煙,而棚架上堆滿大量雜物。居民多次向管理處反映,但從來未見改善。工人喺棚架吸煙屬《工地安全守則》嚴禁行為,一旦遇上乾燥竹棚同尼龍網,極易釀成火災。
多名居民表示,火警發生嗰陣,火警鐘從未響起。佢哋並非透過警報得知有火警,而係見到濃煙、火光,又或者畀鄰居拍門先知失火。部分居民仲指出,當值保安無廣播、無逐戶通知,反而自己先走人。管理處電話亦無人接聽,居民形容當時完全「搵唔到法團」,只能靠自己逃生。
坊間亦有傳聞話,維修期間部分火警系統曾經被暫停,但暫時無任何公開文件、管理處通告或消防處報告作佐證。
值得注意嘅係,政府耗資近 1.5 億港元建立嘅緊急警示系統,喺今次大火中再次無啟動。即使多座大廈同時起火、濃煙密佈,屬重大公共安全事件,但政府亦無透過系統發布疏散指示,令成套系統形同虛設。
宏福苑樓齡大約40年,早喺2016年已經被納入屋宇署強制驗樓計劃。經過多年會議同諮詢,法團喺2024年 1 月通過一份總值高達 3.3 億港元嘅大維修合約,範圍包括外牆打鑿重鋪、批盪、防水處理、石屎修補同喉管工程。工程喺2024年7月正式開工,八座大廈同時搭滿竹棚同棚網,預計要到2026年中先至可以全部拆棚。有居民表示,由上年夏天開始,成個屋苑外牆已經被層層棚網同竹棚包住,變成一個巨型連體棚架,最終喺火災當日成為火勢高速擴散嘅通道。
工程造價一直係居民強烈不滿嘅核心原因之一。宏福苑共有 1,984 戶,3.3 億工程費即係每戶要畀大概 15 萬至 19 萬港元,平均約 16.6 萬,而業主仲要喺 10 個月內分 6 期繳付,令唔少長者同退休居民陷入財政壓力。更令居民感到不安嘅係,法團將巨額維修基金存放喺獨立銀行戶口,而唔係好似以往咁經第三方律師行或公證行託管,資金監管透明度因此備受質疑。以類似屋苑作比較,一般外牆維修每戶造價大約介乎 4 萬至 8 萬港元,但宏福苑嘅維修成本接近 20 萬,屬市場罕見嘅極端異常水平。
造價膨脹嘅關鍵原因,係法團同工程顧問採用咗行內罕見嘅「全鑿重鋪」方案,而唔係普遍使用嘅「局部修補」。所謂全鑿重鋪,即係無論外牆實際狀況如何,都要全部鑿到見到混凝土,再重新批盪同鋪磚。呢種工法通常只會喺結構嚴重受損嘅建築使用,但喺宏福苑呢類樓齡四十年嘅居屋中極為少見。
全鑿重鋪令泥頭費、人工、搭棚費同材料成本大幅增加,顧問費因工程總額上升而同步攀升。如果採用局部修補方案,估算合理造價大約係 1 億港元,所以現時嘅 3.3 億工程之中,大概有 2.3 億極有可能係源於不必要嘅工法選擇,而唔係必要嘅結構修葺。一般樓齡 30 至 40 年嘅居屋或公屋做強制驗樓同維修,如果採用傳統「修補方案」,每戶合理造價通常介乎 4 萬至 6 萬港元。宏福苑嘅收費係市場正常水平嘅 3 至 4 倍。
宏福苑大維修工程會喺居民之間引起咁大嘅不信任,除咗因為造價極高、工期漫長、承建商紀錄有問題之外,喺香港大廈維修嘅歷史上,3.3 億嘅工程規模、每戶 15 至 19 萬港元嘅分攤金額,其實早就有前科令市民提高警惕。
2013年爆發嘅沙田翠湖花園圍標案,被視為全港大維修工程貪腐問題嘅典型案例。當年翠湖花園提出約 2.6 億港元嘅維修合約,每戶要畀 20 萬至 30 萬港元,數字同今次宏福苑業主要交嘅 19 萬幾乎一樣。翠湖花園當時採用大量全鑿、重鋪外牆、全面翻新等高耗損工序,令工程金額被推高至極不尋常水平。
其後廉政公署揭發工程涉及圍標同貪污,工程公司前東主丘瑞田被判監,曝光工程顧問、承建商同法團成員之間嘅利益輸送網絡。翠湖花園因此成為香港大維修改革嘅警號,而當宏福苑維修單價逼近翠湖花園呢類被指為「豪宅級貪污價」時,業界普遍視之為極強烈嘅紅旗訊號。
另一個具參考性嘅案例係火炭穗禾苑。作為香港第一代居屋,穗禾苑樓齡同宏福苑接近,亦曾因外牆維修改造被工程顧問建議採用高達 3 億至 4 億港元嘅方案,向每戶徵收逾 10 萬港元工程費。當時居民激烈反對,指工程範圍過度膨脹,懷疑有人刻意推高工程成本。最終業主自行集結、召開特別大會、罷免法團,成功叫停呢項天價工程。
長達近兩年嘅工期亦為今次火災埋下致命伏線。竹棚長期日曬雨淋後會愈變愈乾,燃點大幅降低;尼龍棚網密度高、覆蓋面闊,一著火就會好似引信咁迅速助燃。工期越長,棚架上積聚嘅包裝物、紙皮、碎石、建築廢料亦會越多,形成大量可燃物,宏福苑大火喺短時間內蔓延至多座大廈。
承建商宏業建築工程有限公司嘅紀錄亦引起居民極大憂慮。宏業喺2023年底提交續牌申請,但直到2024年 3 月仍未獲批。有業界人士指出,無任何紀律問題嘅承建商,一般 28 日內就能續牌成功;宏業續牌延誤顯示其風險評級並不低。居民擔心,一間牌照狀況不穩定嘅承建商竟然負責全苑外牆維修,到底邊個負責監管?
2021年底,大埔宏福苑特別業主大會爆出大量「問題授權票」事件。多名住戶表示,黃碧嬌或其義工曾經上門搵長者「家訪」,要求代子女或家人簽授權票;部分長者甚至講明自己唔係業主,但對方仍然催促簽名。有業主到場後先發現自己個名已經被授權畀陌生女子,報警之後先可以入場;而該名女子手持三張授權票,但並非宏福苑住戶,被質疑係畀人安排「代投」。
當時議案主要係討論是否撤換法團管委會成員。根據資料,法團管委會喺2021年有 16 人。法團主席鄧國權自2012年起連任三屆主席至今。民建聯胡健民曾擔任法團顧問,但佢出任民政局副局長後,顧問職位改為由黃碧嬌接替。直至2024年 9 月,當區居民先成功罷免法團,並選出新嘅法團代表。
民建聯區議員黃碧嬌長期以「義務顧問」身份支援舊法團,亦多次喺社交平台批評質疑工程嘅人係「挑撥」同「妖言惑眾」,並呼籲居民支持 3.3 億嘅維修方案。
更令居民難以接受嘅係,去年罷免舊法團嘅大會中,最終有過半出席業主通過罷免舊委員會,並以壓倒性票數否決佢哋繼續掌權。然而,當舊法團主席被現場業主要求離場時,黃碧嬌卻選擇企喺舊法團一方,陪同佢哋一同離場。相關畫面喺居民群組廣泛流傳,被視為佢「清楚表態站喺舊法團及工程方」,而唔係企喺質疑者或居民利益一方。
綜合工程造價異常、工法選擇失當、工期過長、承建商紀錄不良、棚網安全疑雲、工地管理鬆散、火警系統失效、以及政府警示制度缺席等種種因素,宏福苑大火並非單純天災,而係極有可能由多重人為疏忽與制度缺陷交織而成嘅「系統性人禍」。
謹向今次火災中不幸遇難嘅人士致以最深切嘅哀悼,願逝者安息;亦祝願所有傷者早日康復,同時希望失去家園嘅居民能夠持續獲得實際而有效嘅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