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月 20 日,美國國防部官員抵達基輔,向澤倫斯基遞上外界炒作已久嘅和平方案,而呢份文件喺之前幾星期主要都係秘密磋商下形成。雖然外界已經出現大量吹風同洩漏消息,但文件實際代表乜嘢——係完整方案、進一步磋商路線圖,定只係初步構思——依然講唔清。
不過,一名駐基輔嘅美方官員強調,美國會「積極推進」呢份建議,仲有人指,外界可能會喺 11 月 27 日感恩節之前,迫使陷入困境嘅澤倫斯基簽署某個版本。暫時睇,呢份工作文件源自特朗普特使威科夫同普京特使德米特里耶夫之間嘅討論,內容像係美俄混合菜單。有接近克里姆林宮嘅高層人士都話,當中部分字眼「相當荒謬」,但文件「很大機會」會得到俄方歡迎。
從俄羅斯嘅角度睇,當然會樂於接受。方案為俄方提供大量甜頭:取消西方制裁、重返八國集團、實際承認俄方控制佔領土地,以及白送大片俄羅斯 11 年來都未能完全攻下嘅頓巴斯要塞地區。相反,烏克蘭得到嘅多數係壓力。烏軍兵力要削減至 60 萬人,比現時縮減大約四分之一;國家亦要接受永久中立,而唔可以加入北約;本來為賠償而凍結嘅俄羅斯資產,部分要改撥到一個由美俄共同使用嘅新基金;同時禁止北約部隊進駐烏克蘭,等於否定咗歐洲近一年努力打造嘅安全支援機制。
方案現階段版本亦無對俄方作出任何軍事限制。一名烏克蘭高官把佢形容為「伊斯坦堡協議嘅劣化版」,比 2022 年 3 月草擬、當時已被否定嘅版本,更加向俄羅斯讓步。
雖然如此,草案本來可以更加糟糕。11 月 19 日流出嘅早期版本更加明顯帶有德米特里耶夫嘅影響,而如今版本似乎加入咗美國國務卿盧比奧嘅意見,因此略有改善。不過,文件中最大嘅改動——為烏克蘭提供類似北約第五條嘅安全保障,一旦俄羅斯再度進攻,美國要出手保護——但實際作用遠不及字面咁大。
好少烏克蘭人相信特朗普會兌現承諾,尤其係佢過去十個月不斷威脅、施壓烏克蘭。正好證明咗呢點,美國官員喺 11 月 21 日又放風話,如果澤倫斯基唔接受方案,美國可能切斷對烏克蘭嘅情報支援——而呢啲情報對前線作戰至關重要。
從基輔睇,呢份方案既懲罰性強,又唔切實際。方案要求喺簽署後 100 日內重新舉行大選,但若澤倫斯基真係接受咗呢種協議,佢甚至難捱到選舉果日。要烏克蘭國會通過呢份文件亦幾乎不可能,其中部分內容甚至可能引發大規模示威,或正正係俄羅斯希望見到嘅結果。呢種情況令人諗起 2015 年嘅明斯克協議——協議雖然短暫凍結戰事,但雙方都冇真心認為佢可以持續。
美國選擇喺呢個時候提出方案,時機可謂極其敏感。澤倫斯基正忙於處理一宗涉及國營核能公司、價值一億美元嘅洗黑錢同賄賂醜聞,係 2022 年俄羅斯全面入侵以來,佢面臨最大嘅國內危機。他嘅兩名談判高層正努力保住職位,而佢哋對美國壓力尤其脆弱。美國此刻推出方案,恐怕唔係巧合。
面對特朗普混亂、以自身利益為中心嘅外交策略,烏克蘭並非唯一可能被捲入困局嘅一方。歐洲盟友亦明顯被呢份文件嚇親,因為佢哋完全無角色,只係負責俾錢。例如,文件要求歐洲提供 1,000 億美元協助烏克蘭重建,而美國就可以攞走重建收益嘅一半,甚至參與烏克蘭有利可圖嘅天然氣基建。
歐洲嘅影響力依然係烏克蘭反制美方苛刻條件嘅最重要依靠之一,加上美國國會內仍有少量支持烏克蘭嘅參議員。不過,如果歐盟真係想參與決策,就必須加快行動,而唔可以再拖延多年——例如對 2,350 億美元俄羅斯凍結資產嘅處理問題,如今反而俾特朗普盯上。
澤倫斯基到目前為止只係將美方文件淡化為「特朗普嘅構想」,並表示會交由烏方談判代表修改。不過佢其實正走鋼線:表面上必須表達歡迎,並繼續同美方溝通,但美國總統可能隨時加大壓力;俄羅斯亦會乘機加入更多修改,設下新陷阱。一名烏克蘭高官形容目前草案係「不可行」,「至少暫時係咁」。
烏克蘭談判地位能否站得住腳,取決於國內能否穩住軍事同政治情勢。當俄軍持續推進、國內政治混亂之際,烏克蘭難以有效維護自身利益。過去兩個月,前線變動速度係兩年以來最快,原因係烏軍步兵嚴重短缺,加上俄羅斯無人機攻勢大增。喺後方,烏克蘭能源系統遭受嚴重破壞,現時幾乎全靠剩低嘅核電廠支撐,而寒冬先剛剛開始。一名烏克蘭情報人士話:「我哋而家勉強頂住,但再過兩個月,邊個知道會點?到時候,擺喺面前嘅協議只會更差,不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