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專欄精選——金融時報專欄】中日角力升溫 一場本可避免的外交風波
【外國專欄精選——金融時報專欄】中日角力升溫 一場本可避免的外交風波

即使以中國一向強硬嘅「戰狼」外交風格嚟講,今次嘅語氣都算極端。中國駐大阪總領事薛劍本月初喺社交平台發文,話「如果有條『肮髒嘅頸』不請自來伸過嚟,我哋會毫不猶豫咁斬落去」。呢句說話係針對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因為佢早前暗示,若果中國攻打台灣,東京可能會考慮軍事介入。雖然該帖文其後被刪除,但北京反而更加憤怒,除咗限制中國旅客赴日,仲派海警去有爭議嘅島嶼巡邏,甚至警告會限制日本海產入口。

 

中國長期對日本1931至1945年侵佔中國嘅慘痛歷史耿耿於懷,並聲稱擔心日本軍國主義死灰復燃。不過,高市嘅講法某程度上只係陳述事實。日本喺2015年通過嘅法例,容許政府喺遭遇「存亡危機」時,即使唔係受到直接攻擊,都可以以集體方式動用自衞隊。若中國入侵台灣,對日本嘅根本利益——包括海上航道安全、日僑安危、以至區內民主嘅未來——都會構成重大威脅。而且,一旦台海衝突牽涉美國,幾乎可以肯定會波及日本領土。

 

雖然高市指出東京必須考慮軍事應對並非錯誤,但喺公開場合講得太直白,始終唔算明智。面對中國,謹慎嘅語氣同對歷史敏感度嘅考慮,往往係維持雙方關係穩定嘅關鍵。呢個外交「煲湯」,唔需要再攪到更沸騰。

 

美國總統特朗普近期訪日,對高市而言係一場成功,而美國駐日大使亦向佢重申,美方喺今次爭端中會提供「堅不可摧」嘅支持。儘管如此,美國作為盟友以及區域穩定力量,明顯已經比以往更加唔可靠。高市一方面承諾會加快增加防衞開支,但日本經濟疲弱,佢更應該集中提升日本自我防衞嘅能力。同時,佢亦應該延續與南韓總統李在明首次峰會建立嘅良好開端,加強同首爾及其他區內外盟友嘅合作。

 

北京同樣需要反思今次爭端。中國軍力不斷增強,加上美國主導嘅國際秩序逐漸瓦解,令北京越來越自信。喺與特朗普嘅關稅戰中佔上風之後,習近平可能覺得對付高市都輕而易舉。但中國對鄰國嘅強硬態度,隨時會適得其反。

 

特朗普混亂且以自身利益為先嘅外交方式,已令美國盟友開始重新審視對華盛頓安全承諾嘅依賴。日本執政嘅自民黨計劃重新檢討日本長久以嚟「不擁有、不製造、不引進」核武嘅三原則。本地傳媒指,目前真正受到討論嘅,係禁止美軍喺日本部署核武嘅第三項原則。即使如此,願意觸碰核禁忌本身,已經係一個重要信號。

 

中國已批評高市政府對非核三原則「態度含糊」。但如果北京真係想避免區內軍備競賽升級,就應該承諾以和平方式處理台灣問題,並努力令自己睇落去唔好再咁似對區域穩定嘅威脅。而中國嘅外交官,亦真係應該更有「外交官」嘅樣子。

發佈時間: 2025年11月21日 03:44
關於我們 | 加入我們 | 隱私權聲明 | 免責聲明 | 錯誤回報/意見提供
電郵: hongkongmatters.info@gmail.com

Copyright © 2022 香港元宇宙.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