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專欄精選——金融時報專欄】美中爭端深入骨髓 協議無法輕易修補關係裂痕
【外國專欄精選——金融時報專欄】美中爭端深入骨髓 協議無法輕易修補關係裂痕

市場上星期就特朗普總統同習近平總統達成嘅協議感到歡欣鼓舞,都係有理由嘅:穩定美中關係對印太地區同西方都有好處。不過呢份協議唔係靈丹妙藥,兩國達成嘅緩和,只係戰術性嘅、唔係戰略性嘅,交付成果有限,時間表亦唔明朗。

 

美國同中國之間嘅結構性競爭,造成咗一條裂縫,無論峰會定協議都難以輕易修補。兩國都想利用自己嘅優勢,將深度同複雜嘅互相依賴變成武器。中國最近大幅限制稀土出口就係最新升級,而而家嘅停戰,只係暫時延遲痛楚。出口管制框架建立咗之後,未來嘅動作只會更加破壞性。

 

華盛頓同北京都對自己手上嘅籌碼過份自信。北京過往透過「比例報復」跟住美國嘅行動,依家開始用更強硬、不對稱嘅手段,相信自己已經可以同美國平起平坐。反觀美國,錯誤地認為中國經濟岌岌可危,會為咗避免崩潰而喺貿易戰中讓步。

 

短期內,美中領導人會繼續嘗試利用自己想像出嘅優勢,但往往都會失敗。每一次升級都會帶嚟緊急需要去降低風險同限制損害,迫使雙方痛苦地拆解互相依賴嘅經濟鏈。

 

特朗普2017年嘅首次貿易戰,刺激咗中國努力減少對美國大豆嘅依賴,由2016年佔中國進口嘅40%,降到2025年嘅大約9%。美國2022年對先進半導體出口管制,進一步推動中國創新,中國大力支持華為晶片同DeepSeek嘅人工智能模型。

 

北京強調自力更生唔係新嘅策略,自1949年以來一直係中國領導層核心方針。喺呢個背景下,稀土出口管制有雙重目的:報復同保持關鍵供應鏈喺國內,包括稀土同電池。

 

不過,中國官僚體系唔適合落實呢套出口管制制度,協調、檢查同執行能力都好有限。風險規避嘅省級官員同商務部官員需要政治保護先會批出牌照。申請程序繁複、唔透明,仲容易出事。咁美國就會覺得中國唔誠意,無法保證稀土穩定供應,好可能引發新一輪升級循環。同時,牌照申請亦會收集到外國供應鏈資料,將來可以變成籌碼。

 

目前,冇乜替代方案可以取代中國稀土。外國公司需要同中國夥伴緊密合作,加快通過官僚程序申請牌照,並搵到商會或者本國政府可以協助通關嘅渠道,避免貨物被地緣政治夾住。

 

長遠嚟講,公司同國家都必須規劃多元化,減少依賴中國,盡量減少依賴稀土。涉及軍事供應鏈嘅外國公司,即使喺特朗普-習近平協議下,都唔會有太大緩解,所以必須盡快尋找替代方案。美國同其他國家嘅礦山同加工能力要幾年先可以投入運作,而初期產量低,等待時間長。呢個問題唔單止係搵到中國以外來源,仲要搬遷供應鏈:中國公司控制咗全球超過60%嘅生產、90%嘅精煉加工能力。

 

未能喺呢個衝擊之前搵到替代方案,係市場失靈嘅結果:中國嘅產品更平、質量高、效率好,冇經濟誘因去改變路線。要完成轉型,需要類似「快速行動計劃」嘅巨大努力。喺此期間,公司要為持續升級、供應鏈中斷、兩國經濟慢慢脫鉤做好準備。

 

隨住美中動態推動全球走向韌性同主權,政府會大舉投資保障關鍵供應鏈,為能夠成為本土創新核心嘅企業創造重大機會。升級循環將會持續,公司必須發展靈活、可適應嘅供應鏈,先至可以應付風暴。

發佈時間: 2025年11月04日 03:12
關於我們 | 加入我們 | 隱私權聲明 | 免責聲明 | 錯誤回報/意見提供
電郵: hongkongmatters.info@gmail.com

Copyright © 2022 香港元宇宙.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