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專欄精選——經濟學人專欄】金錢與戰火之間的博弈 歐洲如何迫使普京收手?
【外國專欄精選——經濟學人專欄】金錢與戰火之間的博弈 歐洲如何迫使普京收手?

「歷史教訓我哋,戰爭通常喺政府認為侵略成本好平嘅時候爆發。」呢句係美國前總統列根1984年講過嘅說話。當年佢大幅增加美國國防開支,迫使蘇聯如果要應對,就只可以以犧牲自己經濟為代價。到咗八十年代尾,「邪惡帝國」終於崩潰。

 

今日歐洲面對類似威脅——一個好強勢、企圖摧毀烏克蘭、同時打散北約團結嘅俄羅斯。要阻止呢件事,烏克蘭必須得到足夠資金同軍備,去防衛自己、維持經濟運作,並對俄羅斯造成沉重代價。支持烏克蘭嘅國家亦要向俄羅斯總統普京清楚傳達:佢打持久戰都贏唔到。不過今次唔同以往,因為歐洲要幾乎單靠自己埋單——特朗普領導之下嘅美國,正逐步抽離呢個維持咗歐洲和平七十年嘅同盟。

 

呢個任務極具挑戰性。《經濟學人》估計,2026年至2029年間,烏克蘭總共需要約3,890億美元現金同軍備支援,主要要靠歐洲提供。呢個數字差唔多係歐洲自2022年2月戰爭爆發前後所提供援助嘅兩倍。

 

同一時期,美國提供咗約1,330億美元援助。換句話講,如果冇咗美國,剩低嘅北約成員國對烏克蘭嘅支援成本要由GDP嘅0.2%升到0.4%。歐洲能否應付到呢個挑戰,將會係檢驗佢追求「戰略自主」嘅真實考驗——即能夠喺外交政策上唔依賴美國(或中國)。

 

目前烏克蘭政府每年嘅直接國防開支約為650億美元。根據基輔投資公司數據,佢每年仲要喺其他政府開支上用去約730億美元。政府喺國內收入大概有900億美元,即每年仍有大約500億美元嘅財政赤字。另加上今年烏克蘭防衛部估計、由外國捐贈嘅武器(包括美國火箭同歐洲防空系統)總值約400億美元。

 

呢啲支援勉強令烏克蘭守得住防線,但形勢仍然緊繃。烏克蘭每年國防開支增長約20%,努力維持喺俄羅斯軍費大約三分之二嘅水平。不過,有高層官員透露,俄羅斯實際開支可能遠高於官方數字兩倍。

 

烏克蘭仲要幾多援助,主要視乎未來軍力架構。《經濟學人》假設,烏克蘭總防務需求(包括外國捐贈裝備)會以每年實際美元價值增長5%,而其他政府開支保持穩定。唯一例外係重建——戰後基建修復同復興,每年需額外50億美元。

 

此外,歐洲仍需為烏克蘭提供約1,810億美元嘅武器同彈藥。美國拜登政府期間曾承諾或提供約750億美元軍援,但現已關水喉(雖然仍提供情報及通訊支援)。英國每年提供約40億美元武器,丹麥等國喺2022至2028年間亦撥出80億美元,用自家工業生產軍備供應烏克蘭。不過呢啲數目仍遠遠唔夠。

 

綜合計算,未來四年烏克蘭需要總額3,890億美元援助,包括軍備、財政支持及部分重建費。如果完全由歐洲承擔,歐盟及其成員國需支付約3,280億美元,英國則要負擔約610億美元。即使戰事結束,資金支援仍需持續,因為烏克蘭要補充彈藥庫、維持常備軍隊以防普京再動手。

 

咁筆錢邊度嚟?歐盟目前預算到2027年只安排咗150億美元。除咗美國之外,其他非歐洲夥伴每年或能提供20億美元,烏克蘭國內購買政府債券嘅投資者亦能貢獻約20億美元。國際貨幣基金預計會提供約100億美元援助。雖然規模唔大,但IMF嘅計劃「係一個錨點」,令其他國家更有信心出資。

 

歐盟有兩個主要資金來源可以補缺口。第一個係自身預算。雖然現行預算已見底,歐盟委員會希望喺2028至2029年度為烏克蘭提供1,170億美元,不過實際可行嘅金額應該係每年約300億美元。第二個方案係動用約1,630億美元、目前凍結喺歐洲(主要係比利時)銀行戶口內嘅俄羅斯國有資產,以「賠償貸款」形式借出。

 

德國總理梅爾茨最近支持呢個方案,推動咗相關進程。計劃構想係,由清算機構發行特別債券向歐盟貸款,然後再將所得資金轉交烏克蘭;但貸款只會喺俄羅斯同意支付戰爭賠償之後先需償還。不過,比利時擔心國家擔保唔足夠,若有風險最終要自己埋單,導致計劃陷入僵局。

 

另外,歐洲內部對於呢筆1,630億美元應該點用亦意見不一。梅爾茨主張呢啲錢應該專門用嚟買武器,唔可以用嚟填烏克蘭嘅預算赤字;但烏方認為呢個做法根本唔切實際。外界普遍認為,梅爾茨真正用意係迫日本、加拿大等國分擔烏克蘭預算缺口,同時促使烏克蘭增加稅收或削減開支。

 

另一個爭論點係軍備生產應該喺邊度進行。由於美國援助減少,歐洲今年4月至6月間對烏援助反而增至230億美元。不過,好多歐洲資金最後仍流向美國。根據所謂「烏克蘭優先需求清單」機制,美國以成本價賣武器畀歐洲,歐洲再轉交烏克蘭。喺歐洲努力建立自身軍工產業、減少對美依賴嘅時候,將大量現金送過大西洋,顯得越來越尷尬。

發佈時間: 2025年11月01日 09:29
關於我們 | 加入我們 | 隱私權聲明 | 免責聲明 | 錯誤回報/意見提供
電郵: hongkongmatters.info@gmail.com

Copyright © 2022 香港元宇宙.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