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紀念2023年10月7日事件兩周年之後,我哋又快將迎嚟另一個沉重嘅日子——2022年2月24日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四周年。雖然特朗普總統有好多缺點,但佢值得畀個讚,因為佢睇得出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喺轟炸卡塔爾之後實在係出咗亂。特朗普就利用咗內塔尼亞胡嘅弱勢迫佢停火。不過,俄羅斯而家都喺一個類似嘅弱勢情況之下——第三次攻勢失敗——但特朗普卻無趁呢個機會出手。咁問題嚟喇:點解特朗普唔想利用普京而家嘅無助處境呢?
今年二月,特朗普鬧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你冇牌打。」但事實上,無論從邊個角度睇,俄羅斯先至係嗰個手上冇籌碼嘅一方。普京而家喺全球舞台三十年以嚟,處境可以話係最脆弱嘅時候。一係特朗普以往靈敏嘅「籌碼直覺」失靈,一係佢對普京強人形象嘅奇怪好感令佢睇唔清眼前嘅戰略機會。
一般人可能會認為時間係喺莫斯科嗰邊,但證據顯示完全唔係咁。昔日嘅紅軍而家已經衰弱不堪,約有一百萬俄軍喺戰爭中陣亡或受傷。呢場戰爭證明俄羅斯嘅軍備——無論係飛機、戰艦、坦克、卡車定係武器——都同佢嘅領導層一樣無用。莫斯科而家要靠北韓士兵、阿拉伯傭兵同伊朗技術,呢啲嘢根本唔似超級強國嘅做法。戰事可能仲會拖長,進展只係以碼而唔係以哩計。
再講情報系統,俄羅斯過去三年半嘅表現簡直係失敗。以色列情報機構摩薩德雖然未能預測到2023年10月7日嘅襲擊,但之後迅速重建咗佢嘅可怕聲譽——包括黎巴嫩傳呼機爆炸、喺德黑蘭暗殺哈馬斯領袖伊斯梅爾·哈尼亞,以及喺貝魯特附近炸死真主黨頭目納斯魯拉等多次驚人行動。
相比之下,普京嘅情報部門完全判斷錯誤——低估咗烏克蘭嘅防衛能力;又喺敘利亞錯判咗阿薩德政權嘅實力,如今已失去呢位盟友。莫斯科仲高估咗瓦格納傭兵集團喺非洲嘅影響力,而低估咗佢哋對俄羅斯本身政權嘅威脅——最終釀成未遂政變。
呢啲弱點亦解釋咗點解普京喺烏克蘭戰場表現咁慘。打到差唔多四年,一個國土大幾倍嘅國家,卻只換嚟無數嘅傷亡同血本無歸。普京原本以為自己嘅部隊喺2022年2月入侵後幾日就可以喺基輔遊行,所以好多俄軍只準備咗幾日補給。結果唔單止無發生,之後幾次攻勢都同樣以災難收場。
戰略上嘅代價亦越嚟越大。令莫斯科尷尬嘅係,最近美國介入調停亞美尼亞同阿塞拜疆之間嘅緊張關係——呢個區域本來係俄羅斯勢力範圍。摩爾多瓦上個月亦選出親西方政府。由波蘭到羅馬尼亞,越嚟越多國家選擇靠向北約而唔係俄羅斯。連中亞嘅前蘇聯加盟共和國都開始減少對莫斯科嘅依附,轉而同中國同歐盟合作。更難堪嘅係,普京最近取消咗與阿拉伯國家元首嘅峰會,因為太多對方拒絕出席。佢而家已經唔再令人恐懼,甚至連尊重都冇。
講到俄羅斯喺全球地位,普京當初入侵烏克蘭係為咗重建「祖國」嘅超級大國形象,重拾蘇聯與俄羅斯帝國嘅榮耀。但結果卻令佢喺國內外都更加虛弱。東歐盟友而家加快重整軍備,以防俄羅斯未來再侵略。北約新成員之一芬蘭,仲喺佢同俄羅斯長達800英里嘅邊境上加強防禦。至於佢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所講嘅「無上限聯盟」,實際上普京係習近平嘅「細佬仔」。再加上俄羅斯化石燃料喺全球市場角色縮水,令俄羅斯經濟同國際地位進一步下滑。
二戰之後,蘇聯領袖史太林對返鄉嘅紅軍士兵充滿戒心。當時俄羅斯部分地區生活困苦,佢擔心自己軍隊會反佢。如果今日烏克蘭戰爭突然結束,啲滿懷怨氣嘅俄軍返國後,很可能對普京政權構成威脅。無論點講,普京唔係傻佬,佢知道俄軍歷來失敗嘅下場。
咁講返特朗普。美國到目前為止只有限度使用制裁、軍援等手段,令烏克蘭可以「唔輸」,但未至於「贏」。普京而家係輸緊家,特朗普應該睇得出呢個局勢,並利用佢嚟為美國謀取最大利益。喺加沙停火談判成功之後,特朗普喺國際舞台上聲望前所未有地高。問題係——佢會唔會趁呢個勢,用佢嘅政治影響力同籌碼,做出真正配得上諾貝爾和平獎嘅大動作?2月24日呢個日子,就快到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