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專欄精選——經濟學人專欄】歐洲天際風聲鶴唳 俄機頻闖考驗北約決心
【外國專欄精選——經濟學人專欄】歐洲天際風聲鶴唳 俄機頻闖考驗北約決心

9月10號,北約成立超過75年以嚟,經歷咗最嚴重嘅領空侵犯事件——19架俄羅斯無人機闖入波蘭領空。北約秘書長馬克·呂特形容盟軍嘅反應係「非常成功」,並指出意大利加油機同德國愛國者防空系統都有參與。不過,波蘭同荷蘭戰機只係擊落咗少部分無人機。9月13號,羅馬尼亞亦報告有俄羅斯無人機闖入其領空。同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對呢次挑戰北約可信度嘅行為表現得冷漠,話「烏克蘭戰爭唔係特朗普嘅戰爭」。外界質疑,北約到底能唔能夠保護自己嘅天空,免受克里姆林宮威脅?

 

北約嘅防空網絡由幾個部分組成。首先係偵測威脅。北約一共有14架空中預警同控制機,通常駐紮喺德國蓋倫基興,可以深入監控東部空域,追蹤俄羅斯戰機、無人機同導彈。仲有RQ-4D「鳳凰」無人機,喺西西里錫戈內拉空軍基地升空,長時間高空巡航。波蘭更加買咗大約10億美元嘅美國繫留氣球(配備雷達同敵我識別系統)嚟補強監測能力。美軍亦試驗聲學傳感器,參考烏克蘭方法,利用聲音探測無人機。

 

第二部分係戰鬥機。盟國定期輪換戰機進駐東歐:而家由意大利、西班牙同匈牙利負責保護波羅的海領空;意大利同時巡邏羅馬尼亞;荷蘭同挪威則監視波蘭,因為嗰度係西方援助烏克蘭嘅轉運樞紐。戰機可以用雷達監測空域,護送接近嘅俄羅斯飛機,必要時擊落目標。9月11號,法國總統馬克龍宣佈會派三架「陣風」戰機去波蘭。

 

第三部分係地面防空系統。東歐國家有自己嘅雷達同部分防禦設施,但主要靠愛國者防空系統補充,能夠攔截飛機、巡航導彈同彈道導彈。德國已經派咗愛國者部隊去波蘭,參與追蹤最新俄羅斯入侵,荷蘭亦有計劃跟進。美國同其他歐洲盟友亦喺海上部署驅逐艦,帶有遠程雷達同攔截導彈;同時,美國喺羅馬尼亞同波蘭設有地面雷達站。

 

呢啲偵測同攔截系統大部分被整合成「綜合防空導彈防禦系統」,由北約駐德國拉姆施泰因嘅盟軍空軍司令部負責,美國四星上將坐鎮。再向下,就有設喺德國同西班牙嘅「聯合空軍作戰中心」,分別覆蓋阿爾卑斯山以北同以南嘅北約領空。

 

理論上,呢套防空網絡好強大,但實際上存在缺陷。好多大型防空系統已經送去烏克蘭,令歐洲本身庫存減少。8月,德國喺特朗普壓力下同意再送兩套愛國者系統去烏克蘭,美國則承諾補回。美國亦將原本訂俾瑞士嘅愛國者轉俾烏克蘭。呂特早前都承認,北約需要增加400%防空資產先夠應付戰時計劃。但要覆蓋成個歐洲,難度極大。

 

仲有技術挑戰。俄羅斯射向烏克蘭嘅無人機好多都好細,雷達難以分辨。過去一年,北約領空不時被穿透:2023年9月羅馬尼亞有殘骸墜落;2024年3月導彈掠過波蘭;同年9月有無人機跌落拉脫維亞;今個月波蘭已經兩次被闖入。波蘭甚至試過要幾個月先搵到一枚俄羅斯巡航導彈,當時係一位騎馬嘅女子發現殘骸。波蘭話,9月10號大部分無人機被判斷為「冇裝彈頭嘅誘餌」,所以無理會,只係針對疑似帶有彈頭嗰啲進行攔截。

 

即使追蹤到無人機,用大型防空系統去攔截,成本同效益都唔成正比。英國智庫「國際戰略研究所」指出,呢次入侵波蘭嘅「傑爾貝拉」無人機,本來只係極廉價嘅聚苯乙烯誘餌。北約好多盟國開始發展短程反無人機防禦,例如用鐳射、機炮、火箭,但規模仍然有限。幾乎所有歐洲國家喺短程防禦方面都有漏洞,正如喺烏克蘭戰場見到嘅,呢種缺陷令歐洲準備不足。

 

技術問題以外,仲有政治意志。北約嘅防空嚴重依賴美國,而特朗普政府重心逐漸由歐洲轉向其他地區,未必再願意大量部署防空系統去歐洲,亦可能唔肯補充攔截導彈。歐洲雖然有幾百架戰鬥機,經常喺東線巡邏,但作戰總部依然要靠美國領導。特朗普9月11號甚至淡化俄羅斯挑釁,話「可能只係個錯誤」。

 

歐洲自己有冇準備好,依然係未知之數。烏克蘭曾抱怨,北約國家有時淡化俄羅斯入侵,避免升級。波蘭今次決定公開擊落無人機,仲直接指控俄羅斯係針對波蘭發動攻擊,呢個態度同以往唔同。不過,歐洲各國仍然唔敢仿效以色列,佢哋喺美國等盟友協助下,成功兩次攔截大規模伊朗無人機,仲喺境外先行打擊。

 

根據北約規則,集體行動唔可以喺白俄羅斯或者烏克蘭領空擊落飛行物,必須得到32個成員國一致同意,而匈牙利同斯洛伐克幾乎肯定會反對。若果爆發大規模戰爭,規則先會改。暫時,歐洲仍然處於被動。

發佈時間: 2025年09月15日 20:21
關於我們 | 加入我們 | 隱私權聲明 | 免責聲明 | 錯誤回報/意見提供
電郵: hongkongmatters.info@gmail.com

Copyright © 2022 香港元宇宙.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