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路透社》報道,中國警察最近喺所羅門群島試點推行收集指紋等個人資料,試圖將「楓橋」農村監控模式輸出境外。有評論就指,呢種做法涉及侵犯人權,當地政黨人士更加強調,此舉嚴重違反憲法保障嘅自由,甚至憂慮係走向專制嘅一步。
報道提到,中國已經將「楓橋」式社區監控輸出到太平洋地區嘅所羅門群島,中國警察喺當地試行人口資料收集,聲稱係為咗遏止社會動盪。「楓橋模式」最早可以追溯到六十年代毛澤東時期,以動員群眾對付「階級敵人」為名出現。近年中共總書記習近平重新強化呢種模式,視為一種維穩工具,用嚟確保社區穩定。
所羅門群島一直同北京保持安全合作。今年,中國警察已經進入多條村落推廣「楓橋」概念,仲透過遊戲等方式,令兒童熟悉無人機監控。當地警方早前亦發聲明,表示首都郊區「Fighter 1」村率先同中國警察合作推行「基層治理」,包括人口管理、戶籍登記、社區繪圖,仲要收集指紋同掌紋等資料。
澳洲國立大學「世界中的中國研究中心」主任希爾曼直言,「楓橋模式」其實係一套網絡化監控系統,令當權者可以「監視整個社區嘅住戶」。佢形容呢種做法正正就係中共追求嘅「理想治理模式」,因為群眾會被動員支持黨嘅議程,仲要互相監視,矛盾往往喺未升級之前就被消滅。希爾曼指出,呢種模式喺中國以外並唔常見,因為要依靠獨特嘅社會同政治制度先可以運作。
不過,所羅門群島反對黨人士彼得·肯尼洛雷亞就直斥此舉侵犯憲法保障嘅個人權利,仲話應該經國會立法,而唔係咁樣直接推行。所羅門群島「傳統治理、和平及宗教事務部」副部長克利夫頓·奧馬埃亦認為,呢套制度無視當地文化,難以被傳統鄉村接受,強調「喺呢度,酋長先至係核心,負責維持秩序」。
有熟悉試點嘅居民話,當地社會秩序惡化,覺得「楓橋模式」或許可以幫村落重建秩序同保存數據,係缺乏已久嘅一環。但肯尼洛雷亞就警告,呢個做法只會令國家一步一步走向威權體制,強調「仍然有更好嘅方式去治理陷入困境嘅社區」。
根據當地警方資料,中國警察曾經喺馬萊塔省走訪16條村落推廣「楓橋模式」。馬萊塔係所羅門群島最大嘅省份,過去多次爆發反中示威。2021年所羅門群島出現反政府騷亂之後,中國翌年就同該國簽署安全協議,而當時騷亂部分原因,正正係因為馬萊塔省政治人物反對由台灣轉向承認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