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設「中社部」打着關懷旗號 實際全面監控弱勢群體
北京設「中社部」打着關懷旗號 實際全面監控弱勢群體

喺中國經濟放緩、社會不穩定性上升之際,北京新設立咗一個「社會工作部」(簡稱中社部),專門管理所謂「五失人士」──即係喺生活、投資、人際關係、心理或者精神方面遭遇重大打擊嘅群體。官方口徑話係要提供關懷,但外界輿論普遍質疑,中社部真正目的係借「照顧弱勢」之名,行「維穩」之實,加強監控,避免呢啲群體畀視為國家安全風險。

 

以往,呢類人士多數由社會福利或者心理健康系統處理,但而家政策方向明顯轉變,將「五失人士」直接同社會穩定、甚至國家安全掛鈎。近年多宗惡性案件,都被視為推動當局加強監控嘅原因之一。例如:去年浙江一名 68 歲男子衝入政府辦公室,自稱「活唔落去」兼揚言報復;同年 11 月,珠海 62 歲男子樊維秋駕車撞向人群,造成 35 死。今年 4 月,浙江再有女子開車衝撞人群,釀成 14 死;5 月武漢餐廳發生槍擊案,導致 1 人死亡。涉案者普遍被描述為經濟困難、家庭問題或者精神健康欠佳。廣東省有社會工作官員直言,當局必須「偵測風險、消除隱患、預防事故」。

 

中社部由此推動各地黨支部書記同企業單位,定期篩查呢啲人士,仲要求每月兩次向上級匯報,以確保落實習近平提出嘅「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官方更聲稱,在中社部幫助之下,嗰名自稱「活唔落去」嘅長者而家已經「重回正軌」。

 

另一重要手段就係所謂「網格化管理」。中社部分割社區成為一個個「網格」,每個網格涵蓋幾百戶人,由「網格員」定期上門探訪,收集住戶嘅聯絡方式、就業狀況、居住環境,同時宣傳政策、監控社會情緒,主動留意潛在風險。有啲地方仲走得更前,例如寧夏靈武市,政府甚至公開招標,計劃用人工智能技術嚟分析居民情緒,加強監測。

 

另外,逾兩億人嘅散工群體都被納入中社部工作重點。呢啲散工主要來自外賣、網約車等行業,流動性高,受經濟波動影響大,被當局視為潛在勞工動亂來源。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蔡奇曾經公開要求要加強散工「黨建」工作,中社部隨即設立所謂「驛站」,提供法律諮詢、健康檢查,甚至播「紅色電影」。同時,外賣員等仲被要求兼任「移動探針」,喺街頭收集異常情況。有啲地方政府(例如遼寧)更加明言,散工如果想享受便利服務,就必須兼職做「網格員」,形同變成黨同政府嘅前哨耳目。

發佈時間: 2025年09月03日 01:51
關於我們 | 加入我們 | 隱私權聲明 | 免責聲明 | 錯誤回報/意見提供
電郵: hongkongmatters.info@gmail.com

Copyright © 2022 香港元宇宙.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