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專欄精選——經濟學人專欄】經濟低迷但股市高歌 中國市場玩緊咩把戲?
【外國專欄精選——經濟學人專欄】經濟低迷但股市高歌 中國市場玩緊咩把戲?

對於內地投資者嚟講,「人哋地方啲草永遠青啲」。因為中國股市長期跑輸大市,好多散戶就望去美國、日本嗰啲市場,再諗盡辦法繞過資金管制出海。不過,今年情況有啲唔同——上證綜合指數喺 8 月 25 日創咗十年新高,以美元計算年初至今升咗 17%,仲跑贏美國標普 500 同全球股指。

 

但同一時間,中國經濟就畀「產能過剩」拖住後腳,形成一股「內卷」式嘅惡性競爭。國內電動車、太陽能等原本引以為傲嘅產業,反而最受傷。就算係最成功嘅比亞迪,依家都要為供應商數數錢;好多大型太陽能公司今年上半年虧損擴大;連送外賣嘅騎手都陷入瘋狂價錢戰。

 

所以股市嘅亮麗表現,其實底下帶住唔安。年初以來,政府刻意推高市場信心,例如大肆宣傳初創公司 DeepSeek 喺人工智能突破、國產動畫《哪吒 2》票房爆紅;再加上官方出手壓抑「過剩產能」,即所謂嘅「反內卷」運動,至少展示咗政府有意識處理深層問題。

 

仲有啲因素帶來樂觀情緒。中國出口型製造業表現比想像中更頂得住特朗普嘅貿易攻擊;8 月 25 日,上海放寬咗樓市限購,可能會托起金融中心房價。家庭開始將龐大儲蓄搬去股市;企業今年上半年宣布回購 750 億人民幣股份,略高於去年下半年;保險公司上半年已經投資咗 6,200 億人民幣入股市,幾乎追平2024全年(6,300 億)。

 

不過,成個股市有時就好似「違反地心吸力」。例如 8 月 15 日官方數據顯示,消費、工業生產、固定資產投資都遠差過預期。股市應該跌?冇,反而上證指數升咗 1%。

 

企業基本面差,投資者卻好似冇所謂。今年上半年已經披露業績嘅 A 股公司,有 23% 報虧損,係至少2016年以來最高比例,亦遠高過疫情前不足一成。之後仲會有更多公司公佈,但趨勢並唔樂觀。

 

至於官方改革,表面上睇好似有動作,但實際未必靠譜。想快快見效嘅投資者多數會失望。中國工業政策長期靠大規模補貼,結果係競爭加劇、價格被壓低。呢亦解釋咗點解中國電動車平過海外。要真正「反內卷」,意味住要徹底拋棄行之有年的政策,接受一批弱勢企業倒閉同更高失業率。雖然局部已經發生,但要大規模推展,領導層又驚失業同國際競爭,難以落實。

 

呢種落差,令專業投資人心驚。某基金經理話,只要有流動性,股價可以繼續升,但流動性愈來愈唔穩。匯豐分析師就指出:「呢波升勢感覺同現實脫節。」就連官方似乎都開始戒心——8 月 27 日有傳聞話證監會想減少社交媒體用「牛市」呢啲字眼。或者,呢場股市狂歡就快要同現實接軌。

發佈時間: 2025年08月30日 10:04
關於我們 | 加入我們 | 隱私權聲明 | 免責聲明 | 錯誤回報/意見提供
電郵: hongkongmatters.info@gmail.com

Copyright © 2022 香港元宇宙.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