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軍正逼近波克羅夫斯克。呢座位於烏克蘭東部嘅城市,曾經係重要嘅後勤樞紐,過去一年都成功阻擋俄軍喺頓涅茨克南部嘅推進。如果呢度失守,將會係俄羅斯今個夏季攻勢以嚟首個具有戰略意義嘅勝利。普京想藉住呢個時刻,向特朗普展示俄軍嘅攻勢係無法阻擋,而波克羅夫斯克正正成為俄羅斯資源優勢嘅例子。
烏克蘭一向靠科技去彌補人手劣勢,但而家俄羅斯就出動一種相對新型嘅無人載具——光纖無人機,令本已人手不足嘅烏軍更加吃緊。呢種無人機透過纖幼電纜控制,好似風箏線一樣,可以延伸達10英里,令干擾同欺騙技術完全無效。俄軍利用佢哋去襲擊前線輪換嘅士兵、撤走傷員嘅醫護,甚至運送補給嘅人員,阻礙烏軍活動。
烏克蘭都有類似技術,但數量遠遠唔夠。據烏克蘭第59突擊旅無人系統副指揮官庫捷波夫透露,喺波克羅夫斯克一帶,俄軍光纖無人機數量大概係烏軍嘅七倍。
到目前為止,烏軍仲未搵到有效嘅反制方法。要用步槍擊落光纖無人機,需要好準嘅槍法同冷靜;地面無人載具雖然可以接替部分戰場任務,但供應量不均;有啲運輸車輛裝上金屬籠,雖然有機會減低被直接擊中嘅風險或削弱爆炸效果,但俄軍可以用大威力載荷或者多次打擊去突破。
喺波克羅夫斯克,俄軍採取殘酷嘅方式:成批士兵被迫上前線,幾乎注定送死,然後再吹噓少數生還者嘅「進展」,第二日再睇下運氣。據報今年較早時,俄軍喺當地每月陣亡人數高達14,000至15,000。但烏克蘭東部戰線聯合指揮部發言人特列古博夫中校直言:「俄軍消耗得起人力,但我哋消耗唔起。」
俄羅斯嘅資源優勢亦改變咗空戰格局。佢哋向伊朗學習製造遠程無人機,7月初每日產量達100至170架。根據戰爭研究所數據,上個月俄軍向烏克蘭發射咗6,297架無人機同198枚導彈,比一年前嘅447架無人機同85枚導彈激增十倍。美國企業研究所專家卡根話:「俄軍基本上搵到方法,唔使掌握制空權,都能夠透過無人機加導彈組合達到戰略轟炸嘅效果。」
以色列同盟友偶爾可以擊退伊朗大規模攻擊,但俄羅斯嘅高強度組合攻擊而家幾乎每周重複幾次。卡根指出:「無人應付過咁持續、咁密集嘅混合打擊。」
西方若要削弱俄羅斯嘅資源優勢,就要有戰場層面嘅應對。基輔提出嘅「丹麥模式」正係其中一個方案:由丹麥帶頭,冰島、瑞典、加拿大同挪威等國提供資金,歐盟再將凍結俄羅斯資產嘅利息撥給烏克蘭自行生產武器。歐洲甚至可以直接沒收俄羅斯約3,000億美元嘅外匯儲備,交畀烏克蘭提升軍工產能。
烏克蘭已經學識點樣用較低成本製造部分武器,亦研發咗針對伊朗「見證者」無人機嘅攔截技術。但俄軍嘅空襲仍然可以壓倒防空系統,令重要目標暴露。雖然烏軍將指揮同後勤中心轉為流動模式,但武器生產始終冇咁靈活。要令「丹麥模式」成功,西方需要提供烏克蘭無法自行生產嘅防空系統,保護武器工廠同能源基建。西方亦可以同烏克蘭軍工合作,喺歐洲其他地方建立生產設施。今年6月,丹麥就宣布投資7,800萬美元建立一間軍工廠。
要減慢普京嘅戰爭機器,美國同歐洲可以考慮解除限制,容許烏克蘭用西方武器攻擊俄羅斯境內嘅導彈同無人機基地,或者對俄羅斯石油實施二級制裁,削弱其軍費來源。
美國仍有好多方法可以削弱俄羅斯嘅優勢。普京嘅攻勢並非無法阻擋,只要烏克蘭能夠依靠一個最關鍵嘅資源:西方嘅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