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近日爆出「公務員飲假水」事件,涉及政府物流服務署今年批出嘅一份總值逾5,294萬港元桶裝飲用水合約。中標公司「鑫鼎鑫商貿有限公司」提供嘅品牌「鑫樂—觀音山」,惟內地品牌公司隨後公開否認授權,指相關文件屬冒用,事件迅速引起公務員同社會對水源安全嘅關注。警方已拘捕涉事公司負責人夫婦,案件正朝詐騙同失實陳述方向調查。
今年3月,物流署公開招標,由「鑫鼎鑫」奪得供應港島及部分離島政府大樓桶裝水嘅合約,涉及約188萬桶,每桶18.9公升,總值5,294萬港元。由於報價最低而中標,但8月9日食環署發現,「鑫鼎鑫」未登記為食品進口商,仍持續供應飲用水,涉嫌違反《食物安全條例》。
廣州「樂百氏」公司隨後澄清,從未授權「鑫鼎鑫」使用「鑫樂—觀音山」品牌,並指文件為冒用。消息傳出後,多名公務員表示唔敢飲辦公室桶裝水,有人自行購買其他品牌,有人選擇煲水飲用。香港公務員工會對事件表示震驚,形容「極度罕見」,批評當局喺招標同監管上失職,令公務員健康受威脅,亦損害政府公信力。工會代表指出,部分公務員早已自費購水,「為咗健康冇辦法」,反映制度漏洞直接影響前線員工生活。
8月16日,物流署宣布基於「未能信納供應商具備履約能力」,即日暫停合約,並改由屈臣氏臨時供應,以確保辦公室日常飲水。警方東區重案組接手調查案件,懷疑「鑫鼎鑫」喺投標過程中提交失實資料,涉嫌虛假陳述。據悉,實際水源來自東莞樟木頭一間水廠,與招標文件所列品牌不符。
事件由最初採購糾紛,迅速演變成公共安全、誠信同食品安全問題。整件事由低價中標開始,隨後品牌否認授權,公務員恐慌同政府緊急停供,最終進入警方刑事偵查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