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專欄精選——華爾街日報專欄】普京導彈轟炸基輔 烏克蘭全國團結抗敵
【外國專欄精選——華爾街日報專欄】普京導彈轟炸基輔 烏克蘭全國團結抗敵

攝影記者施圖卡記錄了俄羅斯對烏克蘭各地攻擊的後果。上個月,一枚導彈擊中他父母家附近的街道。當人群聚集時,他回憶道:「看到童年熟悉的人圍繞著倒塌的建築物——我母親、童年朋友的母親,真是詭異。」他在Instagram上感慨:「今天意識到前線已逼近……基輔已變成哈爾科夫」,那座靠近俄羅斯、飽受重創的城市。

 

這種情緒廣泛存在,因俄羅斯對烏克蘭首都及其他城市發動導彈與無人機攻擊。普京希望這場閃電戰能挫敗烏克蘭士氣、安撫俄羅斯民眾,並說服西方基輔正在失敗。

 

若俄羅斯能壓倒烏克蘭的防空系統,則其軍事與民用基礎設施亦將脆弱。但喬治亞軍團指揮官馬穆卡·馬穆拉什維利表示,普京的主要目標是「恐嚇平民以影響政治,啟動以俄羅斯條件為基礎的談判」。聯合國記錄6月有232名平民死亡、1,343人受傷,創三年新高。

 

本月,基輔的空襲警報常在午夜響起,持續數小時。索爾仁尼琴在《古拉格群島》中寫道,史達林時代發現「剝奪睡眠是極佳的折磨方式」。俄羅斯試圖摧毀烏克蘭意志,同時瓦解其民族認同。

 

烏克蘭PEN的漢娜·烏斯蒂諾娃表示,她正在為公寓下的避難所配備寢具,儘管這意味著接受戰爭艱難階段不會很快結束。黑色幽默是另一種應對方式。近期一則Instagram迷因建議「本週末基輔何處去」,配上避難所照片。上週,特朗普特使·凱洛格訪問基輔時,攻擊暫停;當地人開玩笑說,眾籌為他在這買間公寓吧。

 

疲憊的平民對攻擊感到憤怒。許多人捐款支持軍隊,空襲可能推動自願入伍。烏斯蒂諾娃說:「我們真的越來越團結。」

 

一些人對俄羅斯無人機攻勢有反直覺解讀,烏克蘭總統顧問波多利亞克說:這是俄羅斯「戰場上缺乏成功」的指標。基輔智庫拉祖姆科夫中心的梅爾尼克表示,克里姆林宮使用「沙赫德」型無人機與導彈,而非飛機與炸彈,因其無法建立空中優勢。地面局勢同樣膠著。馬穆拉什維利坦言:「老實說,我們目前未獲勝,因資源不足處於積極防禦。」但他說,莫斯科也未獲勝。

 

戰爭研究所稱,俄羅斯2025年奪得約925平方英里領土。烏克蘭安全與合作中心負責人庫贊說,這「看起來很糟,給人他們在推進的印象」,但「從軍事而非平民角度看,情況不同」。

 

本月與作者交談的烏克蘭平民對地面戰爭悲觀,但前線士兵與志願者較樂觀。俄羅斯今年奪取的領土無戰略或作戰意義。烏克蘭在東部關鍵防禦區與堡壘城市堅守,庫贊說:「無這些據點,無論佔領多少田野,都無法進一步發展。」

 

西方因2023年烏克蘭反攻未能收復預期領土而嚴苛評判其戰力。但俄羅斯2022年未能奪取基輔,也未實現完全控制東部頓巴斯的較小目標,其在赫爾松與扎波羅熱的推進已停滯。

 

英國國防部稱,俄羅斯自2022年以來損失100萬戰鬥人員,6月每日傷亡約1,080人。前線觀察俄軍的烏克蘭人告訴我,克里姆林宮的「肉搏進攻」正削弱敵方士氣。

 

隨著戰爭成為消耗戰,俄羅斯希望建立資源優勢。克里姆林宮正加緊生產導彈、火砲與無人機,並獲伊朗與北韓軍事支持。烏克蘭也在提升武器生產,但尚無法製造攔截彈道導彈等關鍵武器。基輔需西方資金助其武器生產匹配需求。

 

普京試圖削弱美國與歐洲武裝烏克蘭的意願,方法之一是宣揚俄羅斯勢不可擋、勝利必然的神話。但普京的無人機攻勢可能適得其反。特朗普最近宣布增援烏克蘭,並對俄羅斯獨裁者表達不滿:「我回家對第一夫人說,『今天與弗拉基米爾談了,談得很愉快。』她說,『是嗎?又一城市被襲。』」

發佈時間: 2025年07月25日 00:58
關於我們 | 加入我們 | 隱私權聲明 | 免責聲明 | 錯誤回報/意見提供
電郵: hongkongmatters.info@gmail.com

Copyright © 2022 香港元宇宙.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