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專欄精選——華爾街日報專欄】特朗普援烏愛國者 卻為脫身鋪退路
【外國專欄精選——華爾街日報專欄】特朗普援烏愛國者 卻為脫身鋪退路

特朗普總統決定向烏克蘭增送「愛國者」防空系統是正確之舉。支持基輔對抗莫斯科的各方希望,這標誌著白宮重新承諾以美國軍事援助支持烏克蘭。不幸的是,特朗普似乎更專注於在外交和軍事上脫離烏克蘭。他的決定突顯了美國國防開支不足及提升軍事生產能力的經濟準備不足的更大問題。

 

對特朗普烏克蘭意圖的樂觀者提出三點:他授權提供「愛國者」系統;給俄羅斯50天停火期限;以及若無停火則對俄羅斯實施關稅和次級制裁的威脅。但這些並不一定表明特朗普轉而支持烏克蘭,反而凸顯他對仍深陷烏俄衝突的不滿,他視這場戰爭為歐洲的事務。

 

有關特朗普將向烏克蘭提供遠程導彈的報導被證不實。「愛國者」決定雖獲基輔歡迎,但只是暫時的。7月15日,特朗普宣稱:「你知道我站在哪一邊?人類的一邊。」

 

面對美國防空庫存的潛在短缺,特朗普最明確的做法應是向烏克蘭提供「愛國者」,同時敦促國會緊急資助更多防空系統生產。他本可強調烏克蘭最需「愛國者」,並指庫存不足的不幸權衡顯示國會必須立即大幅增加防空及其他武器的資金。此外,他可指出6月對伊朗核設施的成功打擊耗用了20至30枚掩體炸彈中的14枚,暴露美國關鍵彈藥短缺。

 

但他完全未如此行事。他表現得防禦而非自豪,更傾向交易化。他強調華盛頓未向基輔提供任何東西,只是製造「愛國者」,由北約盟友付款後轉交或提供先前交付的系統給烏克蘭。這是愚蠢的,彷彿財務考量凌駕於決策對美國的地緣戰略利益之上。

 

特朗普決心避免長期軍援的暗示,暴露其潛在動機。他的分散注意力舉措反諷地展示政軍聯盟的良好運作:成員間轉移資產以部署於最重要戰線。他甚至未失去先前反對軍援烏克蘭的共和黨人支持。

 

根本問題在於特朗普忽視國防預算不足,包括國會計劃的2026財年開支。他的預算請求未增加資金,幸而國會正大幅追加。若特朗普缺乏前瞻思維,其第二任期或成為國防預算荒漠。

 

克里姆林宮及許多觀察家視50天「最後通牒」為俄羅斯可持續猛攻烏克蘭至第49天的許可。此模式已顯現,俄羅斯可能在新戰線進攻。普京不僅未因壓力退縮,還試圖操縱特朗普,提出促成美伊核協議,白宮的持續優先事項。

 

特朗普表示對普京失望,但也稱「尚未放棄他」。華盛頓關於50天後後果的威脅幾無意義。對俄羅斯出口美國徵收關稅影響甚微——2024年俄對美出口僅30億美元。對俄羅斯油氣進口國如中國、印度的次級制裁威脅可笑,市場對特朗普聲明的反應已表明這一點。

 

特朗普正為脫離烏克蘭搭建退路。他滿足了烏克蘭受困防禦者的即時需求,但避免長期承諾。意味深長的是,他強調基輔不應打擊莫斯科。他通過50天期限展示「強硬」,僅暗示模糊後果,同時警告烏克蘭必須認真對待停火,為自己留安全閥。

 

到50天期限時,特朗普可自由尋找理由對俄羅斯不採行動,徹底洗手不理。他知自己未能實現競選時24小時內停火的承諾,且無意進一步凸顯失敗。

 

若特朗普遵循里根「以實力求和平」原則,我會很高興。副總統萬斯、塔克·卡爾森等人或感不安。不幸的是,總統目前仍傾向孤立主義。烏克蘭的美國支持者若忽視這點,將自擔風險。

發佈時間: 2025年07月23日 00:45
關於我們 | 加入我們 | 隱私權聲明 | 免責聲明 | 錯誤回報/意見提供
電郵: hongkongmatters.info@gmail.com

Copyright © 2022 香港元宇宙.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