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或出手整頓通縮現象 高層罕有狠批產業亂鬥

中共近期釋出訊號,可能準備推出新一輪措施,應對通縮壓力同產能過剩問題,外界普遍認為有助紓緩目前嘅全球貿易緊張局勢。綜合多間外媒報道,習近平同其他高層官員罕有地公開批評唔同行業之間嘅惡性競爭,矛頭直指鋼鐵、太陽能板同電動車等行業。

 

中共中央財經委員會早前開會,正式承認出現過度產能同市場扭曲等問題,顯示決策層開始正視風險。彭博社引述分析指出,雖然北京暫時未有公佈具體政策,但市場氣氛已經逐漸轉好。

 

報道又提到,人行(即中國人民銀行)亦罕有地將「價格長期低迷」列為重大挑戰。佢哋喺5月一份報告中指出,喺目前供應同投資為主導嘅經濟結構下,單靠寬鬆貨幣政策好難帶動全面復甦。截至今年6月,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已經連跌33個月,按年跌幅達3.6%,係去年7月以嚟最大,遠超市場預期。

 

除咗金融層面,中國工信部亦有出手,早前同太陽能產業代表開會,又有超過30間建築公司聯署「反內捲倡議」,目標係打擊產能過剩造成嘅惡性競爭。政府仲設立平台,處理供應商喺付款爭拗中嘅投訴,作為整治唔公平商業行為一部分。

 

花旗集團最新預測指,當局可能會針對煤炭、鋼鐵、水泥等由國企主導嘅行業削減產能,亦會加強民企喺環保、品質、勞工方面嘅規管。地方政府對某啲產業提供嘅補貼同出口退稅都有可能收緊。其實政府早喺去年底,已經對鋁、銅同電池產品調整過退稅安排。

 

摩根大通嘅首席亞洲及中國股票策略師劉雯迪認為,如果政策落實得當,有助紓緩全球對中國過量產出嘅憂慮,亦有利國際貿易穩定。但佢提醒,政府喺處理通縮壓力同維持就業之間,要小心拿捏平衡,短期經濟增長可能會受壓。

 

來自英國嘅宏觀經濟顧問公司Pantheon嘅經濟師瑞格利就話,中共今次用字相當罕見,雖然冇明講「通縮」,但已經釋出強烈訊號,顯示官方有意打擊價格戰同產能過剩。

 

同時,匯豐銀行分析師認為,要刺激中國經濟重拾增長,唔單止靠打擊產能,仲要強化內需,包括強化社保制度、穩定就業同支援樓市等政策,都係唔少得嘅一環。

發佈時間: 2025年07月11日 23:35
關於我們 | 加入我們 | 隱私權聲明 | 免責聲明 | 錯誤回報/意見提供
電郵: hongkongmatters.info@gmail.com

Copyright © 2022 香港元宇宙.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