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週一訪問白宮之後的最大新聞,來自特朗普對另一地區的表態:美國將恢復對烏克蘭的武器運輸,助其對抗普京的生存之戰。特朗普總統明白一些幕僚未察覺的事:武裝基輔是基於美國安全利益的現實主義。
特朗普週一對記者說。「我們將再送一些武器,我們必須這樣做,他們需要自衛。他們正遭受重創。」週二,他在內閣會議上對普京猛烈抨擊:「普京總是對我們很友善,但他的話毫無意義。」事實的確如此。
上週,美國暫停從砲彈到防空導彈的武器運輸,儘管部分已在波蘭待運。表面原因是美國庫存不足的擔憂,這一論點來自五角大廈內被稱為「限制派」的團體。他們意在限制美國及特朗普的行動。
國防部政策副部長埃爾布里奇·科爾比長期主張,美國應限制對烏克蘭的支援,以便將武器部署於潛在的亞太與中國對抗。近期離職的國防部長顧問考德威爾在週一的讀者來信中闡述此論點:「五角大廈現無足夠彈藥同時供應全球夥伴並保持作戰能力。對烏克蘭的困境表示同情很自然,但領導人必須摒棄情感。」
細思此論:美國軍火庫不能耗盡的話,必須讓烏克蘭淪陷。這與特朗普對美國軍力的說法不符。然而,武裝烏克蘭的理由是現實的。據特朗普報告,普京表現頑固,拒絕結束他發起的戰爭,因他認為戰場上仍可達成目標。美國試圖通過說服、奉承與單邊讓步改變普京立場,皆未奏效。
向烏克蘭運送武器是對普京的新訊號。五角大廈援引特朗普「主要送防禦性武器」的說法。但正如海因里希斯指出,烏克蘭每件武器皆為防禦,因其在抵禦侵略。僅提供防空讓烏克蘭拖慢失敗的速度,是拜登的策略,也是共和黨選民對戰爭失去信心的一因。
關鍵在於給予烏克蘭足夠火力,改變普京對繼續戰爭的成本效益考量。這包括遠程火力、砲彈及烏克蘭急需的愛國者導彈,以保護平民與城市。
若特朗普要求更多武器,國會共和黨人將支持他,並支持即將投票的新制裁法案。另一壓力點是警告普京,若繼續作戰,他將失去西方銀行持有的約3000億美元俄羅斯儲備。拜登也未用此牌。
特朗普對普京的態度轉變,也是重寫2026年美國國防預算提案的機會,該提案受白宮財務限制顯得薄弱。特朗普週二表示,美國需加速武器製造,他說得對。美國愛國者導彈庫存恐遠低於全球利益所需。特朗普或需更多顧問,抓住重振美國力量與領導力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