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車泡沫即將爆破 德媒警告比亞迪狂擴產或釀致命傷
中國電車泡沫即將爆破 德媒警告比亞迪狂擴產或釀致命傷

德國媒體近日連番對中國電動車行業發出警號。《商報》以〈中國電動車泡沫即將爆破〉為題,直言中國雖然係全球最大嘅電動車市場,但同時亦係最脆弱嗰個。報道指出,呢場所謂嘅繁榮,其實主要靠政府補貼、瘋狂價格戰同備受爭議嘅銷售模式堆出嚟,基礎唔穩,最終有可能變成泡沫爆破。

 

報道以比亞迪為例,指佢即使係全球最大嘅電動車製造商,都無法避過市場放緩嘅衝擊。為咗追求持續增長,比亞迪喺需求未明顯上升嘅情況下繼續擴產,導致產能嚴重過剩。文章形容,喺汽車業嚟講,呢種情況等同「致命傷」,同停產冇分別。

 

評論又話,中國大量電動車產能其實係靠出口撐住,但而家歐美地區相繼對中國電動車加徵懲罰性關稅,又對中國品牌嘅安全性同信任程度有所疑慮,令出口唔似預期咁順利。至於內地市場,小米等新品牌加入戰場,競爭激烈,令價格戰進一步升溫,比亞迪亦無可避免地捲入其中,令外界聯想到太陽能、風能同房地產行業早前出現泡沫爆破嘅先例。

 

文章仲指出,有中國企業家私下將比亞迪比喻成陷入債務危機嘅恆大。雖然講法或有誇張,但連北京政府都開始警告電動車行業過熱,呢個信號唔可以唔理。

 

《世界報》方面亦有報道,比亞迪為咗保銷量,會先將新車賣畀自己旗下嘅經銷商或者租車公司,然後呢啲車輛喺短時間內流入二手市場,結果拉低整體售價,最後反過來打擊新車銷情。

 

德國汽車研究中心主任杜登霍夫(Ferdinand Dudenhöffer)狠批比亞迪進軍歐洲嘅策略混亂,冇長遠規劃。他話比亞迪成日搞促銷,反而忽視品牌嘅長期價值穩定性,令消費者信心受損。佢舉例話,如果買家三年前買嘅新車,今日殘值連五成都冇,就會造成好大財務損失。佢強調:「車唔係紙巾,用完即棄唔得。」如果想喺市場長期生存,品牌價值同二手車保障至關重要。杜登霍夫警告,如果比亞迪繼續忽視呢啲基本市場規律,唔單止會損害自己品牌,仲可能連累成個中國電動車行業喺國際形象上全面受損。

發佈時間: 2025年07月04日 01:26
關於我們 | 加入我們 | 隱私權聲明 | 免責聲明 | 錯誤回報/意見提供
電郵: hongkongmatters.info@gmail.com

Copyright © 2022 香港元宇宙.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