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個月,雖然中美貿易戰在中國社交媒體上引發激烈爭論,但一宗發生在國內頂尖醫院的傳統性醜聞同樣令公眾激動不已。這宗醜聞已演變成關於特權、倫理及中國社會公平缺失的全面爭議,觸及民眾對醫療與社會不公的深層不滿。
事件於四月中旬曝光,涉及北京中日友好醫院資深外科醫生肖飛。醜聞始於肖飛的疏遠妻子在網上公開一封信,指控他與同事有染,包括與年輕醫生董希穎有不正當關係。信中更指肖飛與董希穎在準備手術時擅離手術室,留下已麻醉的病人無醫生看守長達40分鐘,嚴重違反醫療倫理。
4月27日,醫院宣布調查後確認指控「基本屬實」,肖飛已被開除並被逐出共產黨。肖飛則向官方媒體辯稱,他未違反醫療倫理,僅離開病人10至20分鐘,交由麻醉師照顧,原因是為解決與一名護士的爭執。然而,這一回應未能平息公眾怒火,許多人懷疑背後有更多隱情,開始自行挖掘真相。頂尖醫院被視為醫療系統不公的堡壘:看專科需排隊數小時甚至數天,治療費用高昂,對貧困或農村移民家庭往往難以負擔。因此,普通民眾對揭露潛藏的腐敗展現出強烈熱情。
網民發現,董希穎通過北京協和醫學院的「4+4」試驗計劃進入醫學界,這一國內頂尖課程允許其他學科的優秀本科生在四年內快速取得醫師資格,遠短於常規的十餘年路徑。董希穎此前在紐約巴納德學院(Barnard College)主修經濟學。網民質疑,一個美國經濟學學位為何能讓她在僅僅四年內成為醫生?「4+4」計劃是否只是為有背景的精英開後門,進入事關性命的醫療領域?
四月底至五月初,此話題成為線上最熱門討論。微博平台上,標籤「#肖飛被開除,董希穎何時被調查?」的帖子瀏覽量突破2億。部分小報媒體加入戰團。《極目新聞》在微博發文:「這場鬧劇已演變成社會公平問題。」文章提及董希穎的學術論文突然從資料庫消失,質疑:「是否隱藏不可告人的秘密,急於掩蓋?」公眾對特權階層的猜疑進一步加劇,矛頭直指醫療與學術界的潛規則。
這宗醜聞令當局陷入兩難。雖然當局有時能完全壓制新聞,但一旦醜聞發酵,強行封殺可能適得其反。因此,他們試圖管理輿論。官方媒體報導主要進展,但審查機構難以控制線上討論。爭議已轉向對醫院與學術界官員腐敗的猛烈批評,抨擊特權階層的冷漠自私,以及優質職位被高門子弟壟斷的現象。在經濟放緩、就業困難的背景下,共產黨比以往更不願鼓勵此類話題發酵。
5月15日,國家衛健委宣布肖飛與董希穎被吊銷醫師執照。政府希望通過這些處罰,以及承諾對董希穎參與的快速醫學課程進行「全面評估」,平息風波。通過犧牲主角,當局或能避免更深入的系統改革。不意外地,此話題已從微博「熱搜榜」中移除。
儘管醜聞留下苦澀餘味,公眾未失幽默感。網上流傳一則笑話:一名病人坦言靠關係入住該醫院,外科醫生承認自己也靠關係得職,助理醫生亦然。最後,病毒問道:「難道只有我憑真本事進來的?」這則笑話雖輕鬆,卻辛辣諷刺了醫療系統的特權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