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一上午宣布的美國與中國貿易戰為期三個月的緩和期,無疑為全球經濟注入了一劑強心針,緩解了持續緊張的局勢。雙方達成共識,將對彼此的關稅稅率大幅下調115個百分點,並建立了一個「磋商機制」,旨在協調解決當前及未來的貿易爭端。
此外,北京明確表示將「暫停或取消」針對美國的多項非關稅措施,包括對關鍵礦物出口的限制措施。這一舉措標誌著全球兩大經濟體關係的解凍,不僅為美國和中國的家庭、企業及金融市場帶來提振,也為那些無辜被捲入貿易戰火的國家提供了喘息機會。然而,儘管市場情緒高漲,樂觀態度仍需謹慎以對。
正如上週美國與英國達成的貿易協議,白宮將此次美中協議宣傳為一場重大勝利,這無疑迎合了唐納德·特朗普總統的核心支持者。特朗普通過威脅施加高額關稅,成功迫使北京做出讓步,這一點超出了市場預期。交易員原本未料到在日內瓦舉行的週末談判能促使兩國如此迅速地大幅退讓。
自特朗普於4月2日公布「對等」關稅計劃以來,美國股市已逐步收復大部分跌幅。週一,隨著對貿易戰的悲觀情緒進一步消散,美國和中國股市雙雙強勁反彈,美元匯率飆升,黃金價格則應聲下跌,市場信心顯著回暖。
然而,投資者應當冷靜看待短期市場波動,聚焦長遠的結構性問題。首先,雖然美中之間的關稅稅率已從三位數大幅下降,但與歷史水平相比仍處於高位。根據凱投宏觀的分析,美國對中國商品的平均有效關稅率現約為40%,遠高於特朗普第二任期開始前的水平,且白宮仍在考慮對特定行業加徵額外關稅。
兩國之間最初的高昂關稅已對經濟造成潛在衝擊,影響尚未完全顯現。例如,上海至洛杉磯的航運物流不會立即恢復正常,供應鏈的調整需要時間。
其次,三個月的貿易停火並不保證能演變為長期和平。美中之間的跨境貿易和投資活動仍將因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而受到壓制。只要關稅稅率未最終穩定,企業信心難以完全恢復。對未來北京與華盛頓談判的走向,市場也應保持審慎態度。
特朗普長期以來對美國對華貿易逆差頗有微詞,但他希望通過談判顯著縮減逆差的目標未必能實現,因為這一問題根源於深層經濟失衡——中國的生產過剩與美國的消費過度。週一晚些時候,特朗普明確表示,若90天內未能達成全面協議,他將重新提高關稅,這為談判蒙上陰影。
最後,投資者不應過分從美英及美中協議中推測特朗普的貿易政策走向。有分析認為,特朗普的關稅退讓最終可能使美國對多數國家的關稅率接近其競選承諾的10%至20%,對中國則為60%。鑑於近幾週關稅政策的反覆波動,市場可能誤以為這是較理想的結果。
然而,在特朗普就職前,這一情景被大多數分析師視為最壞情況。如今,投資者似乎樂於接受特朗普將這一「不那麼糟」的結果包裝為勝利的說法。週一,全球交易市場充斥著風險偏好情緒,避險資產遭到拋售,標普500指數逼近年初水平,美國科技股重返牛市。市場表現彷彿「貿易解放日」從未發生。然而,美國最新貿易協議的非約束性質、經濟前景的不確定性,以及一位反覆無常的總統,均構成充分理由,提醒投資者保持警惕,市場的過度樂觀令人費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