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權資訊中心發表《香港人權報告2024》,指出《港區國安法》實施五年後,香港嘅人權同自由狀況持續惡化。報告話,港府透過法律、行政、科技同文化等多方面手段,逐步建立起制度性打壓架構,特別係由場地同發牌規管入手,表面合法但實際上係選擇性執法,令新聞自由同民間活動受到打壓。中心發言人強調,製作呢份報告係為咗「記錄住香港人權惡化嘅過程」,唔希望人權倒退喺黑暗中無聲無息發生。
報告列出六大趨勢,包括:國安體制不斷擴權、司法獨立受損同法律援助收緊、監控技術升級同擴展到跨境打壓、行政打壓同「法律戰」成常態、和平集會消失、公民參與瓦解,以及文化同教育自由受限,愛國教育深入校園。報告指出,呢啲「隱性鎮壓」手法雖然唔容易即時引起國際社會反應,但可以長期對目標群體施加壓力,喺社會營造寒蟬效應。
喺監控方面,報告提到港府喺去年新裝咗二千部閉路電視,配合人工智能同人臉識別技術加強監控。同時,自2020年以嚟,涉及網上言論嘅煽動罪檢控案件亦有所增加,到而家已經有41宗,其中29宗係同網上言論有關。針對海外港人方面,跨境打壓亦有加劇,英國最近揭發港府利用駐倫敦經貿辦進行情報滲透,跟蹤同騷擾當地嘅倡議者。
報告又整理咗《基本法》23條立法後嘅資料,指出法例實施短短九個月內,最少有16人被捕,其中4人被正式起訴,13人被通緝;去年亦有3人因言論相關罪行被判監10至14個月。
報告同時提出26項建議,包括呼籲國際社會制定針對香港人權狀況嘅具體政策,支援公民社會同海外港人,促請聯合國加強對香港人權問題嘅獨立監察同追責機制。仲建議跨國企業進行人權盡職審查,主動識別同應對香港相關嘅人權風險,並拒絕配合任何形式嘅政治審查同監控要求。
除咗《香港人權報告2024》,國際調查記者聯盟(ICIJ)同日亦公布調查結果,揭示中國政府透過多種手段進行跨境鎮壓。調查訪問咗105位受害者,其中一半受訪者話,佢哋喺海外參加抗議或者公開活動後唔耐,其喺內地嘅家人就遭到警方或者國安人員嘅恐嚇或者訊問;60人表示自己喺居住地曾經被人跟蹤或者監視;22人更話曾經遭到支持中國共產黨人士嘅威脅甚至攻擊。ICIJ亦指出,中國當局濫用國際刑警紅色通緝令,追捕異見人士、商人同維吾爾維權者,唔少人係出入境時先發現自己已經上咗通緝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