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也門胡塞武裝組織控制的媒體表示,美國連日來對也門首都薩那市中心開展新一輪空襲,造成至少12人死亡、30人受傷。報道指,呢次軍事行動係美國針對伊朗支持胡塞武裝,進一步加劇咗中東地區嘅緊張局勢。聯合國和國際分析人士警告,呢類行動可能導致報復性攻擊,影響紅海航運安全及地區穩定。
根據美聯社報導,空襲針對薩那市中心一個市場及附近住宅區發動攻擊。胡塞武裝控制嘅沙巴通訊社(Saba News Agency)表示,襲擊造成平民傷亡,市場及住宅區的破壞尤為嚴重。報導指出,同一時間,美國還對也門其他地區,包括荷台達、馬里卜及薩達省,發動空襲。美國中央司令部未有公開評論此次行動的具體目標或傷亡數字,僅表示這些行動旨在削弱胡塞武裝對紅海航運的威脅。美聯社引述一名不願透露姓名嘅美國官員稱,空襲針對胡塞武裝的燃料供應設施,試圖切斷其資金來源。
胡塞武裝自2023年11月起,多次攻擊紅海及亞丁灣的船隻,聲稱是為了聲援巴勒斯坦,抗議以色列在加沙的軍事行動。胡塞武裝至今已對超過100艘與以色列相關的船隻發動攻擊,迫使多間國際航運公司改道繞行非洲南部,增加運輸成本。美國自3月中旬起展開代號「粗騎行動」(Operation Rough Rider)的空襲,試圖遏制胡塞武裝的海上行動,但成效有限。過去一個月,美國的空襲已造成至少200人死亡,其中包括平民。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透過發言人杜哈里克(Stéphane Dujarric)發表聲明,對美國空襲造成平民傷亡表示「嚴重關切」。他呼籲胡塞武裝停止對紅海及以色列的攻擊,並敦促所有相關方避免進一步升級衝突。杜哈里克強調:「也門港口設施對人道救援至關重要,任何破壞都可能加劇當地人道危機。」也門超過70%的進口物資及80%的人道援助依賴荷台達及拉斯伊薩等港口,呢個地區近期多次成為美國空襲目標。
倫敦大學亞非學院中東專家肯德爾(Elisabeth Kendall)分析,美國的空襲策略可能適得其反。她表示:「胡塞武裝過去十年經歷多次轟炸,依然未被削弱。這些空襲反而可能激化其反美情緒,增加對紅海船隻的攻擊。」肯德爾警告,胡塞武裝可能利用平民傷亡作為宣傳工具,進一步動員支持者。
胡塞武裝高級官員阿提菲(Mohammed al-Atifi)在接受其控制的馬西拉電視台(Al Masirah TV)採訪時表示,美國的行動「不會動搖也門人民支持加沙的決心」,並揚言將繼續對紅海航運及以色列目標發動攻擊。他聲稱,美國空襲是「對也門主權的侵犯」,並警告將採取「相應報復措施」。
美國空襲的頻率自3月以來顯著增加,總統特朗普多次公開表示要「徹底消滅」胡塞武裝。然而,分析人士質疑這一目標的可行性。華盛頓智庫「衝突分析與研究」(CAR)指出,胡塞武裝的軍事能力高度分散,空襲難以完全摧毀其網絡。並表示:「美國需要結合外交與經濟壓力,單靠軍事行動難以實現長期穩定。」
此次空襲的背景,還涉及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斯(Pete Hegseth)的一宗爭議事件。赫格塞斯被指再次在私人通訊群組中洩露對胡塞武裝的空襲計劃,群組成員包括其妻子及私人律師。此事引發對美國軍事機密安全的質疑,進一步為空襲行動蒙上陰影。
也門當地的人道情況因持續衝突而惡化。根據聯合國數據,該國超過1800萬人需要人道援助,數百萬人面臨饑荒風險。國際社會呼籲各方克制,避免破壞關鍵基礎設施。美國空襲雖旨在遏制胡塞武裝,但頻繁的軍事行動可能加劇平民苦難,並為地區衝突埋下更多不穩定因素。